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快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畅销小说

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畅销小说

排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排骨”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刘闪刘禅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穿成三国遗臭万年的、扶不起的阿斗?诸葛已死,虎将不在,刚成一国孤君,还有大军压境,可真是地狱模式啊……谁说阿斗扶不起?他这个阿斗无需扶!一统三国,打造千古盛世,成千古一帝,青史留名!...

主角:刘闪刘禅   更新:2024-02-08 00:3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闪刘禅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畅销小说》,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排骨”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刘闪刘禅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穿成三国遗臭万年的、扶不起的阿斗?诸葛已死,虎将不在,刚成一国孤君,还有大军压境,可真是地狱模式啊……谁说阿斗扶不起?他这个阿斗无需扶!一统三国,打造千古盛世,成千古一帝,青史留名!...

《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畅销小说》精彩片段


陆逊,字伯言,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孙权称帝后,被赞为“社稷之臣”,曾任荆州牧、右都护,现在已被孙权被拜为丞相,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

陆逊领兵前来,秭归城的守将如临大敌,唯独姜维若无其事。

“大将军,陆逊以三万兵马屯于信陵,其余的七万兵马,分屯于西陵峡至夷陵之间的狭长地带,延绵数十里,好生壮观!”

廖化用“壮观”一词,明显是掩饰心中的恐惧。

“诸位将军,陆逊看似势大,但江边地势狭长,他这样布局,明显是在防御,意在防止我军进取宜都。”姜维解释后笑道:“所以,大家不必紧张。”

“大将军,话是如此,可是……我军总共才五万兵马,陆逊志在将我赶回永安,我不可轻敌啊!”

“不必担心,秭归城池坚固,我坚守不出,陆逊就无计可施!”姜维笑道:“廖化、张嶷,你二将引兵三万,在秭归城外当道扎寨,阻止陆逊绕过秭归攻我巴东和巫县!”

“诺!”

在古时冷兵器的战争中,最常见的“攻城”或“攻寨”时,攻击的一方明显处于劣势。并且,进攻方不可能一次投入太多的兵力。因为兵马投入再多也没用,根本就施展不开。

所以,在攻城时,攻击方一般以两千到四千人为一个批次,采用“添油”的方式多次进攻,根本不可能像“指环王”中那样扎堆出现。

姜维这种一城一寨的布局,看似分兵,实则比全部屯于城中更加有利:由于城、寨相隔不远,陆逊不论攻城还是攻寨,姜维都能相互支援;

当然,如果陆逊同时攻击两处,他自身的兵力也会分散,更利于防守的一方;

另一方面,这样的布局,也扩展了自己的活动空间,不会被敌方围困在狭小的城中。当然,陆逊的兵马也不足以围死秭归城。

……

信陵。

“丞相,我来信陵已有多日,为何还是按兵不动?”孙韶不解地问道。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陆逊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也想立刻赶走姜维,但是,他在秭归的部署毫无漏洞,我得另寻他法!”

“丞相,到底有何办法?”孙韶狐疑地问道:“要不……我引一兵,从夷水绕道攻取巴东,断姜维的粮道和后路?”

“再等等,很快就有机会!”陆逊自信地说笑道。

“报……”

“丞相,姜维派使者送书信送来,请问如何处置?”校事进殿问道。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陆逊说罢,接过书信,阅读后,又将书信交给其他的将领。

“丞相,姜维……想以我方被俘将领换回宗预?”孙韶不可置信地问道。这个时代的两国交兵,几乎没有“交换俘虏”的先例。

“不错!”陆逊不紧不慢地说道:“宗预出使建业,被我方软禁,一直未将其放回。”

陆逊说罢,未作考虑就给孙权上表,建议他将宗预送到信陵,以换回己方的将领。

成都。

“陛下!正如我之所料:魏国听闻我在大举炼丹,曹叡一口答应了两国的硫磺和硝石交易,他们几乎是以白菜价卖给我方,每都会派出三百人的商旅,将这些物品送到大散关。”

刘闪点点头,向朗又说道:“陛下,魏国并未同意“夹击吴国”的建议,但是,他们却有出兵的迹象!”

“魏国有何动向?”刘闪警惕地问道。

“陛下,据哨探和细作来报,魏国以征东将军满宠为主将,蒋济为随军军师,胡遵,田豫为副将,引兵八万出襄阳,一路南下,已经占领吴国南郡的编县、荆门等地,正在向当阳进发。”

刘闪和众臣始终猜不透魏国的用意,商议多时仍无结果。

……

秭归。

“大将军,探马来报,魏国大举南下之后,陆逊已经兵退夷陵!”

“大将军,魏国兵犯南郡,陆逊腹背受敌,末将以为,陆逊要么会救援当阳,要么会继续东退,抢在满宠之前赶到江陵。”

“报……”

“大将军!孙韶以潘濬为主将,吕壹、陈表为副将,引兵十万,已至竟陵,并在继续向江陵进发!”

“大将军,江陵是吴国南郡的重要城池,又濒临长江水道,吴国不敢失去此城,必会重兵救援!”

“大将军!吴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集中陆逊、潘濬的二十万兵马保住江陵,并将满宠赶出南郡!”廖化欣喜地说道:“大将军,这正是我东进之良机,不可错失啊!”

“大将军,对吴国来说,秭归、巴东、信陵诸城,可有可无,无法与江陵相比!我正好可以抢占宜都!”张嶷建议道:“今,吴魏两国相持于江陵,我可立刻沿江而下,攻占宜都,然后留一队人马埋伏于荆门山和虎牙山,以阻吴军!”

“大将军,末将赞成张将军的建议!如此一来,吴军得胜后必会回军西进,我可假意放弃宜都退往宜昌,在荆门山和虎牙山伏击吴军;若魏军侥幸得胜,满宠也会损失惨重,我可趁魏军兵疲之时,立刻攻占江陵!”

这确实是个大好的机会,姜维正在犹豫,邓芝却说道:“大将军,末将以为,魏军必败!末将建议,我留一万兵马固守秭归,再拨四万兵马扎木筏过江,借机攻取临沮和当阳,断魏军之退路,然后向东吴示好,两国暂且罢兵,我仍得秭归、信陵和宜昌,这乃天赐良机!”

姜维考虑到自己的“二分天下”之策,几经犹豫后说道:“若要出兵,本将还是支持廖将军和张将军的意见:兵进夷陵!”

对众将来说,此次绝对是大好良机,不论攻魏还是伐吴,皆对己方有利,于是纷纷请战。

“廖化、张嶷,各领三千兵马,先夺信陵,再取宜昌;高翔、邓芝,领兵六千为后援,待控制宜昌后,你部转为前锋,廖化、张嶷转为后援,沿江而下,占领宜都。”

“诺!”

四将率兵离开后,姜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直到半夜,姜维又令道:“张绍、傅佥,领兵一万,往西至巴东城,然后立刻南下,绕过建始、恩施二城,再沿夷水而下,直取佷山、长阳!”

“这条路线,正是吴军败逃时大迂回的路线,它绕了很多路,大将军的意思是……”

“我兵分两路取宜都,胜算更大!”姜维说道:“夜已深,诸位将军可早去休息,容本再详加斟酌!”

“诺!”

凌晨。

姜维仍未睡下,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满宠进兵,为何如此迅速?

姜维心头猛地一颤,详细阅读细作送来的情报后,发现满宠南下时,并未遇到吴兵的抵抗,几乎兵不血刃就抵达江陵。

“不好!中计了!”姜维发狂般地大声吼道:“廖化、张嶷、高翔和邓芝四将危矣!”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秦代时期,国家设有管理全国财政经济的官员“治粟内史”;到了汉代,这个官职逐渐演变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国家仓廪或劝课农桑之事,现在朝中的大司农由孟光担任。

刘闪初听到“孟光”时,还以为是典故“举案齐眉”中的那个女子,细问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个时代,还有另一个叫孟光的男子。

孟光,字孝裕,曾任符节令、长乐少府,现任大司农之职。

据说此人性格有些古怪,他经常与朝中众臣发生争执,所以经常借故不来上朝。

刘闪本想传孟光到宣室殿,眼看天色已经不早,只得作罢,并让黄晧传信,请他明日上朝议事。

秭归,西周时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地处长江中游,为巴、楚之门户,地势非常险要,一千多年后的三峡大坝就建在这里。

据说屈原有个姐姐,在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赶回来宽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为表达对这位贤惠的姐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演变为现在的“秭归”。

蜀中地势难行,而秭归以东则以平原地形为主,出了秭归之后,地势就变得相对开阔起来。因此,秭归的位置就像喇叭口一样,如果吴国丢了秭归城,荆州的西大门就会敞开。

上次的夷陵之战,孙权也清楚秭归的重要性,他要求孙桓坚守秭归一个月,结果张苞势如破竹,仅用三个时辰就攻下秭归,吴军一时非常被动;此战之后,吴国加固了秭归的城墙,现在已是固若金汤。

自古以来,攻城为下。

姜维的兵马少于吴国,他自然不会傻傻地去攻城。他布好阵势后,几番派人到秭归城下辱骂挑衅,一连骂了好几天,也用了多种激将之法,兵力占优的朱然却闭城不出。

姜维随诸葛亮多次北伐,他见识过司马懿的气量。眼前的朱然跟司马懿相比,恐怕不分伯仲,弄得姜维也没了脾气。

“大将军,我只有一万八千兵卒,强攻肯定拿不下秭归,这该如何是好?”梁绪问道。

“既然拿不下,那我就不要了!我回永安便是!”姜维诡异地笑道:“梁虔、梁绪,领兵两千,将巴东城的粮草运往永安,留下五日口粮即可。”

“诺!”

“吴班、高翔,请二位将军,每日准时去城下骂阵,我自有安排!”

“诺!”

“张嶷、廖化、邓芝,各自领兵三千,攻占空虚的建始、恩施、利川、咸丰各县。不过,不要留兵驻守,大肆劫掠后速退永安。”

“诺!”

“慢着!”三将即将离去时,姜维说道:“你们攻城时,全都打本将的旗号!”

“诺!”

几将奉命而行。

当蜀军攻到建始城下时,全琮生怕被姜维捉住,早早地领着兵马望风而逃,顺着夷水一路逃至长阳城,然后逆江而上,绕了个大圈,终于回到秭归城中。

……

秭归。

“朱将军,姜维的大军早已远离秭归城!他正在抢劫我建平郡的西南诸县!”全琮肯定地说道。

“蜀军……不是在秭归城外么?”朱然疑惑地问道。

朱然猛地想起,这两日蜀兵没来骂阵,于是赶紧登上城头查看。借着淡淡的月光,朱然发现,秭归城外的蜀兵营寨中,全都是草人!

“姜维果然狡猾!本将太过小心了!”朱然愤愤地说道:“姜维兵马不足,他知道攻城不下,想要退兵又担心被我追赶,这才袭扰各县以示强,借机暗中退去!”

想到这里,朱然详问了全琮与姜维交战时的详情,再结合各路探马的报告,仔细分析蜀军各部的运行轨迹,然后得出结论:姜维手上,最多只有两万兵马!

“哼!我有三万大军,却被姜维的几千人吓得龟缩城内,简直贻笑大方!”朱然愤愤地说道。

“唉!原来姜维不到两万兵马!”全琮懊悔地说道:“陛下给我三万精兵,不仅没有攻下永安,损兵两万多不说,还连丢巴东和巫县二城!若不能拿下永安,恐怕……只能提着脑袋回建业了。”

“报……将军!姜维已经撤回永安城!巴东、巫县并无兵马驻守!”

朱然、全琮彼此看了看,朱然说道:“既然如此,我可兵进永安,顺便收复巴东、巫县二城!”

“朱将军,姜维狡诈,我得小心进兵才是!”全琮提醒道。

“丁奉,你三千兵马先行;太史享、孙桓、周舫,各率五千兵马紧随其后,各部间隔一个时辰起行!”朱然说罢,自信地笑道:“我沿途确认没有蜀兵的埋伏后,我再领城中剩余兵马,继续往永安进发。”

“朱将军果然谨慎!”全琮赞道:“朱将军分兵错时而进,各部兵马可相互掩护;如此行军,就算中了埋伏,也不会损失太大,可谓万无一失。”

……

成都,崇德殿。

“陛下,为解决粮草不足的困境,我大汉曾效仿北方的曹魏,实行过“屯田”制度,但效果不佳,再无施行。”孟光简单地说完,然后一语不发。

“孟大人,何为“屯田”?”刘闪问道。

“陛下,屯田分“军屯”和“民屯”。所谓“民屯”,就是以五十人为一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粮食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军屯,则是以士兵屯田,六十人为一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收成皆归朝廷所有。不过,由于长年的战乱,现在的各国,军屯和民屯都很少,多以征收赋税为主。”

刘闪点点头,孟光又说道:“陛下,我大汉的赋税已经达到官7民3的程度!对百姓来说,他们只要能保证一家人的口粮,都不愿意种粮。众多的土地荒芜,也就不足为奇。”

“孟大人,我要想屯集足够的军粮,可否施行军屯?”刘闪充满期待地问道。

“陛下,如果加上一些老弱残兵,大汉的现有兵士已近二十万!然而,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十万左右。如今征战连年,并不适合军屯!”

“难道……只能提高赋税?”刘闪极不情愿地问道。

“陛下,若是提高赋税,百姓更不愿意种粮!”孟光肯定地说道。

“朕欲解决军粮不足的困境,不知孟大人有何建议?”刘闪诚恳地问道。

“削减军队,鼓励种食!”孟光简单地说道。

“孟光!你此等祸国之举!休要再言!”

“孟光!以前我与吴国结盟,你提消减军队倒也罢了!如今,我与魏、吴两国皆交恶,你还敢提削减军队,到底有何居心?”

“孟光!你到底是吴国的细作,还是魏国的细作?还不从实招来!”

……

面对众多朝臣的指责,孟光再也不说话,刘闪几次询问,他始终含糊其辞。

刘闪终于意识到孟光极少上朝的原因,于是换了一种问法:“孟大人,依你之见,我大汉有多兵马,才可保蜀中之安全?”

“陛下,汉中易守难攻,有魏延将军镇守,两万足矣;东边有大将军镇守,六万足矣;再有两万保卫成都,总共十万足矣。”

众臣刚要反驳,却被刘闪坚决止住:“孟大人,你鼓励种粮的建议,朕甚是赞同,请问有何具体措施?”

“陛下,其一,我可施行官2民8的轻赋税政策,再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大量购买百姓余粮,如此一来,百姓有利可图,必会努力耕种;其二,迅速赶制一批铁制农具,免费提供给百姓,减轻百姓租用支出;其三,可用“免税五年”的政策,引吸魏、吴两国的流民前来入籍,迅速充实我大汉的人口……”

“孟光!你简直祸国殃民!若是官2民8,大汉不出半年就要粮尽!”

“孟光!我军的兵器尚无足够的铸铁去打造,你却用来打造农具,其心可诛!”

“孟光,你对我大汉的百姓收取赋税,却对魏、吴的外来人口免赋税,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

面对众臣的指责,孟光不停地摇头,以身体不适为由退出大殿。

接下来的几日,众臣获悉孟光被单独请到宣室殿,与刘闪商谈了两日之久,皆感到一丝不妙,赶紧请出吴太后向刘闪施压,希望能贬斥孟光。

然而,刘闪毅然顶住各方的压力,全盘照搬了孟光的各项提议,当廷发出好几道诏书,要求各郡县立刻施行新政。

当日,永安城外。

“姜维鼠辈!脖子洗干净!快快出来送死!”

“姜维!有胆就出城,老子要跟你单挑!”

“贼子姜维!缩头乌龟!滚出来给爷爷磕头!”

……

“闭上你们的狗嘴!”张绍站在永安的城头,厉声大喝道,突然又换了一副温和的语气:“几位将军,好像没几个菜吧,你们为何醉成这样?你们是不是找错地方了?咱们的卫将军一直都在秭归,难道……你们上路时没看见?”

“哈哈哈!朱然小儿!没想到你聪明一世,自以为万无一失,还是中了咱们卫将军之计!哈哈哈!”

“全将军,姜维正在秭归城中吃烤肉呢,你现在回去,应该还能赶上,哈哈哈!”

永安城头,张绍、傅佥、赵统和赵广哈哈大笑,朱然恍然大悟,顿时脸色大变,大声吼道:“遭了!又中计了!撤!快撤!”


“吴将军放心,我自有安排!”姜维大笑着起身,拍拍吴班的肩膀说道:“吴将军,待会儿,我请你看场戏,哈哈!”

姜维命兵士搬来几具吴兵的尸体,用利刃划得面目全非,然后在殿内烧起一堆火,并支上木架,取了一小块马肚肉,剁成小块后放在火上烤着。

做好这些后,姜维又命人搬来几坛米酒,然后让人将全琮和一名吴国战俘带入殿内,给全琮松绑后请其入座。

“要杀便杀!本将绝不投降!不必假惺惺地装模作样!”全琮大怒道。

姜维给全琮倒上一碗米酒,笑呵呵地说道:“我早闻全将军智勇双全,姜维佩服万分。如今,我孤军入吴境,前有朱然、丁奉,后有周舫、孙桓,已是进退不能,巴东城破,不过弹指之间;我若被俘,还请全将军多多求情。”

全琮料想姜维耍诈,坐在案旁一语不发,姜维将一块肉塞入嘴里,然后大声呵斥殿外的士卒:“今日宴请全将军,怎么就烤了这点?太不像话了!”

姜维削下一块吴兵大腿上的肉,剁成小块后放在火上烤着,满脸赔笑着说道:“近日城中缺粮,这也是逼不得已,全将军莫怪!”

姜维将最后一块烤好的马肉塞到嘴里,嚼了几下后一口吞下,端起酒碗说道:“全将军,咱们先喝酒,烤肉很快就好!”

“你……你竟然如此残暴……”全琮指着姜维怒道,肚里一阵翻江倒海,赶紧捂住嘴巴。

“全将军,这不城中缺粮嘛……”

“胡说!你劫了我三万大军的粮饷,还带来巴东郡新征之粮,如何会缺粮?”

“呃……这不城中没肉嘛,我一顿不吃肉就馋得慌,呵呵!全将军,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你到底想干什么?”

“全将军,我想放你回去!”姜维饶有兴趣地将火上的肉翻了个面,然后说道:“不过,我想请全将军帮个忙,帮我给朱然写封信。”

“什么信?你休想耍花样!”

“将军勿疑,你只需将巴东城的实情,如实告诉朱然就行。”

“你又想耍什么诈?前几日被你骗了一次,我再也不会相信你说的半个字!”

“你想活命,还是信我才好!”姜维将一张白绢和笔墨放在案上,然后说道:“我说你写,放心,句句属实!”

姜维见全琮仍有迟疑,于是朗声念道:“右督军全琮,敬告车骑将军朱然:末将大意,误中敌计,被俘于巴东。今,探得巴东空虚,屯粮两万斛,城中蜀兵不过两千,请将军速速攻城。”

“我若照写,你真肯放我?”全琮疑惑地问道。

因为姜维说的全是实情,就算自己写下这封信,孙权也不会怪罪,而且还能保命。

“不错,我姜维说一不二!”姜维说罢,抓起一块肉放入口中,满脸享受地吞下,还打了个嗝。

全琮猛地打了个冷颤,急忙挥笔写下这封信。

姜维满意地看着这封信,确认无误之后,将信交给殿内的吴国战俘,并且给了他一匹快马,让他将这封信交给朱然。

“报!”夜色中,一骑快马赶到。

“什么事,说吧!”

“将军……这……”快马信使疑惑地盯着一旁的全琮,吱吱唔唔地不敢开口。

“说吧,本将能放他一次,就能再抓他一次!”

“禀将军:廖化、张嶷、邓芝已经到达预定地点,他们询问何时开始攻城!”

姜维没回答信使的问题,转头对全琮说道:“全将军!本将知道,你此次被俘心有不甘。这次,我给你个公平较量的机会,我放你回巫县!明日未时,才准时攻城,若再让我给捉了,你身上这块肉……啧啧……应该很香……”

姜维说罢,命人牵来一匹马交给全琮,哈哈大笑着回到殿内,突然心头泛起一阵恶心,狂吐不止。

“将军!兵法云:“能而示之不能”,如今巴东城空虚,理应该向朱然示强,为何如实相告?”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哈哈哈!吴将军,巴东城留下五百兵士,多扎草人立于城头;今夜二更造饭,三更起程,咱们去接应高将军!”

巫县距离巴东城不过几十里地,全琮骑着快马一路狂奔,天不亮就回到巫县城中。

全琮不敢告诉副将自己被俘后的细节,几人赶紧商议对策。

“姜维只有五千兵马,前日偷袭巴东和伏击全琮,损失一千余。如今,他最多不过四千兵马。”孙桓疑惑地问道:“全将军,姜维敢将巴东城的实情告诉朱然,又夸下海口未时前来攻城,这到底是为何?”

“哼!不知姜维哪来的胆量!”全琮冷冷地说道:“姜维诡诈,我等固守城池即可!等到朱然攻下巴东,我再追击姜维残部,然后与朱然合力攻打永安。”

全琮想到姜维吃肉的场景,全身一阵哆嗦,肚子饿得咕咕叫却吃不下饭。

“报……全将军:城南突现大批蜀军营帐!城东似乎有蜀军在活动!”

“全将军,你先前曾说,昨夜返回巫县时,曾见到微弱的火光,走到近前又突然熄灭?”

“不错!”全琮肯定地说道,现在想来,姜维肯定不只四千人,急忙令道:“传令,尽快摸清巫县四周的情况。”

巳时时分,各路哨探及时返回。

“全将军:城西发现大量蜀兵营寨,估计数量不下万人;城南帐中的蜀军数量不祥,营后似有蜀兵埋伏;城东林中确实发现蜀兵,数量明确;城北有大批兵士经过的痕迹,不过,直至巫山脚下也,没发现蜀兵的踪迹。”

“好你个姜维!”全琮咬牙切齿地盯着地图,狠狠地骂道:“姜维这厮果然狡诈!必是料我城中缺粮,这才三面围城留守北门,想将我赶至巫山!”

“将军,何必心急?城中余粮尚能坚持两日,何不固守城池,等待朱然援军攻破巴东……”

“朱然……行事谨慎,他应该不会来了!”全琮终于恍然大悟!这才将自己被迫给朱然写信,以及被姜维放回的经过详细讲来,孙桓和周舫也认为朱然行事谨慎,定然不敢涉险。

“姜维放我回巫县,他既在示弱又在示强!他告诉我攻城的准确时间,就是想诱我坚守巫县城中!”全琮似有所悟。

“全将军!眼下,蜀兵数目不明,我城中余粮又不足,若不尽早弃城,恐被姜维逼至北面的巫山!届时,我必将全军覆没!”孙桓惊恐地说道。

“不错,我得尽快弃城!”全琮肯定地说道,却又多有疑虑:“城西有蜀军在以逸待劳,并且永安城可随时支援,我绝不能往;那我该往东呢,还是往南?”

几将仍未想好突围方向,城外却喊杀震天,原来廖化、张嶷各领两千人马,正在攻打西门和南门。

“好你个奸诈的姜维!言而无信!”全琮狠狠地骂道:“现在才午时,姜维竟然提前攻城!难道真想吃本将的肉?”

“传令:死守西门和南门!”全琮大声下令,略微犹豫后继续说道:“先探一探蜀军的虚实!孙桓,你率三千兵马出东门,直取巴东;周舫,你率三千兵马从东门出城,然后绕至南门,攻击蜀军南面大营!”

“诺!”

城东。

孙桓刚刚走出十里,密集的弓箭从林中射出,先头和两翼的士兵中箭无数,却连蜀兵的影子都没看见,不少士兵纷纷后退躲避箭雨。

“给我冲!违令者斩!”孙桓大喝道。

吴兵不再迟疑,在盾牌的掩护下冲入林中,与高翔的部队厮杀在一起,双方皆有死伤。

“冲啊!杀敌立功,就在今日!”

前来支援的吴班大喝道,箭雨过处,又有不少吴兵中箭倒地;一千多蜀兵浩浩荡荡地从林中左侧杀出,光看这气势让吴兵胆寒。

“孙桓小儿!拿命来!”

又有一队兵马从右侧杀来,黑压压的一大片,正是邓芝率领的五千兵马!他们临晨时分从巫县北面绕道而来,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孙桓遭遇埋伏,他本来就心有胆怯,现又被吴班、高翔、邓芝的七千多步卒围攻,顿时斗志全无,勉强抵抗一阵后终究不敌,带着几十名残兵狼狈退回,各路蜀军并未追赶。

“全将军!东面林中,确有蜀兵埋伏!兵力至少两万!”孙桓气喘吁吁地说道。

其实,林中有多少蜀兵孙桓并不清楚,自己的三千人马,不到半个时辰就阵亡殆尽,他只能往多的说,这样才不会显得自己无能。

“蜀军人数确实不少!”全琮犹豫着说道:“刚才,蜀军的攻城应该是试探!”

“全将军,可是……周舫往南未遇抵抗,回报的信使说那里并无埋伏,这又是何意?姜维到底在搞什么花样?”孙桓不解地问道。

城外鼓声震天,全琮心头猛地一紧。

“报!”一名信使急忙来报。

“将军!蜀将吴班领三千兵马向东门杀来,高翔领兵三千攻我北门,廖化领兵三千攻我西门;另有张嶷领兵四千在各门掠阵!”

“有没有看到姜维?”全琮小心地问道。

信使摇了摇头。

“谁能告诉我,姜维到底有多少兵马?”全琮大怒道,突然发现,这会儿正是未时!

全琮猛地打了个冷颤,急忙下令:“撤!全军从南门出城,撤往建始!快!”

吴兵一窝蜂地涌出南门,全琮脑子里全是姜维吃肉时的场景,竟然忘了派人断后。

吴兵拼命地往南撤退,身后的蜀军紧追不舍。

全琮退至蜀军的那座空营时,营内突然杀出两队兵马,正是姜维和邓芝!


步骘心急火燎地赶到信陵,将自己出使的经过,详细告诉了陆逊,姜维拒不撤兵的决定,已经在陆逊的意料之中。

“丞相,这批粮草数目巨大,尚需三到四日才能送到信陵。若要送到秭归城下,需要的时间会更多,恐怕朱将军等不了那么久啊!”步骘犹豫着问道:“若没有刘禅的旨意,姜维真会撤军?刘禅真会与我罢兵结盟?”

“哼!”陆逊冷哼一声,并未说话。

“陆丞相,刘禅破格升任姜维为大将军,并且重用魏延,这些足以看出其雄心壮志!魏国企图进犯汉中时,刘禅也不曾让姜维退兵北上,甚至为了让姜维安心,不惜御驾亲征,说明刘禅已经不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他真会同意结盟?”步骘再次问道。

“步丞相,你错了!”陆逊冷冷地说道:“这批粮草确实是真的,陛下的手书也是真的。不过,我与姜维“罢兵讲和”之事却是假的!”

“陆丞相,你的意思是……”

“哼!我从未想过真正地罢兵言和!”陆逊喝了一大碗酒,冷冷地说道:“我已做好跟姜维打持久战的准备!这十五万斛粮草确实会运来,不过,它不是“交换和平”的筹z码!而是我这十万大军的军饷!”

“陆丞相……这……这是为何?”步骘大惊失色地问道。

“步丞相,陛下之所以写那封手书,之所以让你为使,这些都是本相的建议!”陆逊自信地笑道:“本相的目的很简单:假意讲和,击其暮归!”

“击其暮归?”

“不错!当年高祖采用韩信之计,假意与项羽讲和,趁着项羽回师时“击其暮归”,一战定乾坤!”陆逊又倒上一碗酒,自顾自地大喝着。

“既然如此,那……被困的朱将军又咋办?”步骘惊恐地问道:“我被困的两万多兵卒又咋办?”

“步丞相,如今,粮草还未到信陵,你可先稳住姜维。”陆逊慢慢地解释道:“我在信陵暂留五日之粮,你可将城中剩余的一万斛大米送至秭归。然后告诉姜维,这是最先起运的一批,剩下的很快便能到齐。”

“陆丞相,你的意思是……稳住姜维,劝他先把这批粮草给朱桓送去?”步骘似乎明白了陆逊的意图。

“不错,姜维必会同意!届时,你可跟随押粮队,督促姜维将部分粮草送到朱桓手中,然后再去一趟成都,说服刘禅,颁发一道圣旨让姜维撤兵!这样一来,只要姜维离开秭归城,我就有十足的把握将其击败!”

……

秭归。

得到一万斛大米的姜维也不含糊,立刻命人将其中的五千斛送到巴东隘口。

这批粮草虽少,但至少可让被困的吴兵挨过几日,步骘不敢要求姜维多送,更怕姜维耍诈,于是按照陆逊的建议,与运粮队一路同行。

然而,步骘做梦都没想到,这批运粮的蜀兵,他们每走出两三里就要停下来,休息半个时辰后再缓缓起行;而且,他们到了傍晚就安营扎寨。

一整日下来,这才走出不到二十里!

步骘知道朱桓粮草已尽,心头无比着急却又无可奈何:自己在吴国是左丞相,如今,跟着蜀兵的押粮队一路西行,此时屁都不是!他根本就使唤不动这些蜀兵,也没人买他的账。

第二日也是如此,运粮的蜀兵磨磨蹭蹭地走出二十里,很快又到了傍晚。

步骘琢磨着,照这样的速度走下去,恐怕再过十日也到不了巴东隘口,朱桓哪能坚持那么久?

步骘心急火燎,连夜赶回秭归。

“大将军,宗大人,如今,两国很快就将结盟,亲如一家!这运粮之事,还是不劳大将军出马……”

“哦?步丞相,这是何意?”姜维云淡风轻地问道。

“大将军,我觉得,运粮之事……还是不便劳烦你的士卒……若大将军同意,我可派五百士卒前来运粮,至于你的运粮队,还是回城中休整,这样岂不更好!”

“步丞相有心了!既然如此,你可调来五百兵马,亲自运粮!”

眼看姜维已经同意,步骘不敢再耽搁,匆忙道谢后返回信陵。

……

步骘带着五百吴兵,追上蜀军运粮队时已是第三日傍晚,双方运粮队办理交割后,步骘不敢延误,立刻让运粮队连夜起行。

然而,步骘的运粮队还没走出两里地,几十辆粮车全都趴了窝,根本就没法修复。

步骘无奈,只得再次返回秭归。

“大将军,我运粮队接收的粮车,才走出两里地就全部损坏……”

“嗯?”姜维不悦地说道:“步丞相,你这是何意?”

步骘明知运粮的蜀军在搞鬼,知道他们故意破坏了粮车,却又不便挑明,于是说道:“大将军,可否再借我五十辆粮车?如今,两国已经结盟……”

“步丞相!”姜维打断步骘的话,慢慢地说道:“并非我不借给你!而是,城中已经无粮车可用!”

步骘自然不相信,宗预又说道:“步兄啊,你是有所不知!秭归至永安一线道路崎岖,粮车极易损坏。因此,我军运粮时,只敢日行二十里,否则,粮车必坏!”

虽然宗预满脸的诚恳,步骘仍然不相信,一直缠着姜维和宗预,希望能借到五十辆粮车。

经姜维同意后,步骘寻遍了整个秭归城,确实如姜维所言:城中,再也找不到一辆可用的粮车。

步骘心急如焚,宗预和姜维却在一旁为自己的粮车惋惜,似乎被围的两万多吴兵跟自己毫无关系!

不错,事情确实是这样,真的毫无关系!在姜维和宗预看来,他们只是敌人,饿死活该!

正在万般无奈之时,秭归城东,正好有陆逊的几十辆车,带着两万斛粮草过来!

步骘急忙阻止那些吴兵卸粮,求爹爹告奶奶地说了很多好话,姜维终于同意,让新来的五百吴兵将这批粮饷送去巴东隘口。

……

第七日。

步骘已经身心疲惫,跪在秭归与巴东之间的小道上,泪流满面地仰天他叹:“朱将军!潘将军!我步骘这把老骨头,确实已经尽力啦!亡你们的不是我步骘,也不是姜维,更不是陛下……你要怨,就怨这老天爷吧……”

步骘掩面痛哭,此情此景,一千名押粮的吴兵也无可奈何:吴国的粮车多是双轮车,也有几辆四轮的大马车。这种车,在吴中的道路上装个几百斤也可畅行无阻,可这里的道路崎岖不平,唯有蜀军的独轮车可以勉强通过。

哭泣后,步骘仍未放弃最后的希望,他擦干眼泪后,留下二百吴兵看守粮草,令另外的八百名身体稍强的吴兵,各自背起一袋粮食继续赶路。

这几日,每天都有不同数量的粮饷运到秭归,姜维始终以“粮草不足十五万斛”为由拒绝撤出秭归。

陆逊对此也十分无奈,因为到现在为止,确实不足十五万斛,他只得咬咬牙,让吴兵继续运粮。

从秭归往巴东这一段路,越靠近巴东越发难行,步骘前几次经过时没怎么注意,现在终于理解到“蜀道难行”并非虚言:八百人的背粮队,到达巴东城下时,已经不足三百人!

巴东城外,朱桓和潘濬等人,正在一众蜀兵的“保护”下,跟吴懿喝酒吃肉,步骘疑惑地上前问道:“几位将军,你们怎么在这里?你们麾下的大军呢?”

朱桓和潘濬都摇了摇头,长叹着气没有说话,吴懿放下酒碗,豪爽地说道:“步丞相,一路辛苦,来,来,来,咱喝一碗!哈哈哈!”

吴懿将步骘强按在凳子上坐下,给他倒了一大碗酒,然后说道:“如今,我大汉与吴国重归于好,咱们两家,终于可以尽情地把酒言欢了!招呼不周,请多包涵,哈哈哈!”

步骘满腹的疑惑,喝下一碗后几番询问,这才得知:朱桓麾下的两万多吴兵,他们实在饿得受z不了,屡次试图冲破围堵都以失败告终。

在损失五千多人马后,爱兵如子的朱桓无奈地下令,让士卒向蜀军投降!然而,吴懿不愿接受四千多伤兵的投降,他们已被送往建始。

这场宴席,是吴懿听闻吴、蜀两国很快就要“结盟”,专门用于款待几位同盟的将军!

步骘听闻,犹如晴天霹雳,赶紧向吴懿告辞,往成都方向飞奔奔去。

步骘的目的很明确:尽快让“联盟”之事坐实!必须让刘禅下一道圣旨,必须要让姜维撤出建平郡!若拖延太久,必会生变!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