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快书网 > 现代都市 > 精修版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精修版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文盲写小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文盲写小说”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崇祯王承恩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这一次就让张公公带着你们冲锋吧。”眼看敌人越来越近,张容来不及悲伤,迅速调整队形。“高文采,这一次冲锋的口号就由你来喊吧,打完这场仗咱们一起吃烤馒头。”张容伸出满是血迹的左手,擦了擦眼睛。“好,全体都有...”“杀!”铁蹄铮铮,刀剑齐鸣。张容揉了揉湿润的眼睛,指挥残存的五百骑兵向敌人再一次发起冲锋。......

主角:崇祯王承恩   更新:2024-04-26 23: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精修版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文盲写小说”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崇祯王承恩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这一次就让张公公带着你们冲锋吧。”眼看敌人越来越近,张容来不及悲伤,迅速调整队形。“高文采,这一次冲锋的口号就由你来喊吧,打完这场仗咱们一起吃烤馒头。”张容伸出满是血迹的左手,擦了擦眼睛。“好,全体都有...”“杀!”铁蹄铮铮,刀剑齐鸣。张容揉了揉湿润的眼睛,指挥残存的五百骑兵向敌人再一次发起冲锋。......

《精修版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彩片段


张容刚想说什么,被高文采伸手制止。


“我累了,这一次就让张公公带着你们冲锋吧。”

眼看敌人越来越近,张容来不及悲伤,迅速调整队形。

“高文采,这一次冲锋的口号就由你来喊吧,打完这场仗咱们一起吃烤馒头。”张容伸出满是血迹的左手,擦了擦眼睛。

“好,全体都有...”

“杀!”

铁蹄铮铮,刀剑齐鸣。

张容揉了揉湿润的眼睛,指挥残存的五百骑兵向敌人再一次发起冲锋。

他回头看向高文采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

东厂素来瞧不上锦衣卫,内部称锦衣卫是陛下的狗,他们才是陛下的奴婢。

不知为何,今日他竟对高文采的死感到了悲伤。

或许是因为那几顿烤馒头吧!

张容化悲伤为愤怒,催动胯下的战马,朝对方的主将冲了过去。

在他的带动下,五百骑兵宛如滚滚洪流,倾泻而下。

骑兵交锋,胜在气势。

果毅将军张能看着冲过来的五百骑兵有些诧异,对方明明只有五百人,却有着五千人的气势。

来不及惊骇,双方的骑兵纠缠在一起。

惨叫声此起彼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逝去。

有的人被马压在身下,骨头折断内脏碎裂;有的被砍下胳膊,趴在马背上惨叫;有人身上扎满了箭矢,仍然挥舞着武器冲向敌人;有人头盔丢失被削掉半个脑袋,剩下的一只眼睛绝望的寻找归宿。

这是一场血与肉的战争,钢铁是永恒的旋律,战马嘶鸣间,胜负已分。

冲锋过后,果毅将军张能回身观察,发现身后的骑兵仅余五六百骑。

要知道,刚才支援两队合二为一,至少有一千三四百人。

就算对方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一个冲锋杀他一半人。

往远看,有五六百个骑兵与战马一起摔倒在地。

那些战马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鼻子前的白雾在月光下尤为明显。

人可以凭一口气撑着,战马不行。

连日奔波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再加上之前连续的冲锋,将这些马最后一丝力气都榨干了。

一个士兵走到倒地的战马面前,手中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起来,快他妈起来!”

然而战马浑身发烫,肌肉抽搐四肢僵硬,已然废了。就算不死,救过来也无法骑乘。

张能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知道大势已去。

完了,彻底完了!

功劳没抢到,反而损失三千精锐。

这些精锐都是他亲自带出来的,痛,真痛!

“将军,明军以逸待劳,咱们撤吧!”一个亲兵坐在马上提议道。

“撤!”张能犹豫一秒后,下达了决定。

“战场上那些兄弟怎么办...?”

看着战场那些尚在战斗的士兵,张容的心再次痛了一下。他们没有投降,而且举起手中的武器奋勇抵抗。

可骑兵没了马犹如将军没了兵,突然站在平地上战斗根本不习惯,顷刻间被明军斩杀。

“自求多福吧!没有马,即便被咱们救了,他们也跑不过明军。”

张容此时与左都督刘文耀率领的八百骑兵会和,他大声喊道:“刘都督,太子安危如何?”

“放心,无恙。”刘文耀冷漠的眼神在战场上来回搜寻。

擒贼擒王,对方想抓太子,他也想抓住对方的主将。

片刻后,他找到了张能。虽不知对方的姓名,但傲然立在一群骑兵中,而且气势不凡,肯定不是等闲之辈。

他指着张能的位置喊道:“王世德。”



随着崇祯的御驾到来,整个西四牌楼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外围的五城兵马司,锦衣卫和东厂厂卫将百姓驱赶到三十五步之外,围城一圈戒备。

空出来的场地一侧摆着一排桌椅。

刑部左侍郎,大理寺卿,左都御史分列而坐,见崇祯到来他们三人起身迎接。

君臣之礼过后,崇祯冷声吩咐:“将人犯押上来。”

随着一声令下,几个厂卫、锦衣卫分别将张缙彦,王正治押到法场中间。又有百余个兵士将张缙彦,王正治的三族百余口人押到旁边。

虽然王之心找到了朱纯臣刺杀皇帝的罪证,但今天崇祯并不想杀他,朝廷的水太深了,让子弹飞一会。

“带张缙彦,王正治!”刑部左侍郎张忻大喊道。

两个锦衣卫推着张缙彦来到监斩台前,张忻问道:“张缙彦,王正治你们可认罪?”

“冤枉!冤枉啊!”

“臣冤枉!陛下让臣认罪,臣没有罪怎么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冤枉啊!”

两人几乎同时喊了出来,声音虽然沙哑,语气却无比坚定。

围观的百姓有些错愕。

皇帝监斩,刑场喊冤,此二人到底是死不认罪还是真有冤情?

张忻嘴角闪过一丝奸笑,他冷哼一声:“你二人罪恶滔天,时至今日还不认罪,冥顽不灵,该死!”

“来人,午时三刻已到,验明正身...!”

他刚要下令处决,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高呼。

“侍郎大人!他有冤情为什么不让他说出来?朝廷就是这么做事的吗?”

“如果有一天我等被诬陷,是不是有同样的下场?”

“流贼将至,不能放过一个坏人,更不能错杀一个好人!若是错杀,便是自掘坟墓,岂可坐视?”

张忻脸色骤变,他猛地一拍桌子:“大胆,何人喧哗?给本官抓起来。”

周围负责警戒的士兵立刻上前将十几个书生控制住,押到张忻面前。

“汝等是何人竟然扰乱法场,按律该打五十军棍!”

为首的书生脸上虽然带着一丝稚气,但丝毫不惧,他挺着身子喊道:“我等是国子监的贡生,听闻此事后前来围观,见犯人喊冤,便挺身而出!”

“贡生?”张忻皱了皱眉。

贡生皆有功名在身,享有很多特权:见县官不跪,审讯时不受刑,免徭役等。

“生员不得议政,汝等忘了?还不速速离开,否则本官将上报国子监监丞,以正视听。”张忻威胁道。

“侍郎大人难道没听说过,君子可内敛不可懦弱,面不公可起而论之这句话吗?”

张忻怔了下,下意识的看向身后。

百姓们燃起的激情也随着这几句话被浇灭了不少。

他们固然乐意看到官员被杀,但不想看到有人被冤杀,没人敢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受害者。

崇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冷笑不止。

这帮官员不敢出面求情,竟然让一帮国子监的学生闹事,简直怂到家了。

他站起身直接无视其他人,对着张缙彦说道:“张缙彦,你有何冤屈?说出来朕听听。”

张忻宛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他费力的咽下唾沫润喉,声泪俱下的说道:“陛下,昨日朝堂上陛下向文武百官借钱补充军饷,臣只是一时糊涂说错了话,便被安了个欺君之罪,臣...不服!”

“虽然在臣家中搜出几万两银子,但那些都是臣祖上积攒的,还有一些是臣借来周转,借据尚在,何来贪墨一说?”

“好!”崇祯提高音调,他对在场的所有人说道:“朕问你,借钱时为何说谎欺君?”



“凡有贪墨者,一经发现立即处死。”


“另,官府诚邀能人志士治理鼠疫,赏银若干。”

差役朗诵完之后,又用白话解释了一遍。

听完衙役的解释,老百姓们你看我,我看你,感觉像做梦一样。

高高在上的万岁爷,竟然在关心他们这帮屁民。

不但关心,甚至发银子!

历朝历代的皇帝只会收银子,从来没发过银子。

万岁爷简直是开了天恩!

他们就像旱了很久的土地,忽然遇到一场好雨;流浪在外的游子,突然收到了家书。

那一刻的内心,无法形容。

他们还没来得及感动,兵部的差役们就到了。

“流贼将至,屯兵备战!”

一张张募兵的告示粘贴在墙上,身体条件,饷银,口粮标准写的清清楚楚。

由于募兵标准降的很低,囊中羞涩的百姓纷纷走上前报名参军。

一时间整个京师忙了起来。

......

乾清宫。

一道道密信由东厂太监送入殿内,看着上面的数字,崇祯松开紧锁的眉头。

钱到手了,他也放心了。

成国公府抄出黄金十一万两,白银九十三万两,其他财产折银近三百万两。

两百多年的积蓄竟然如此丰厚...

昨夜的战果更加可观,他从勋贵大臣手中“抢”的东西全部折银大概有四百多万两。

而且不排除某些勋贵将财产埋在某个地方,根本没有装车带走。

加上那些,七八百万两绝对是有的。

“李阁老!”乾清宫内,崇祯稳坐龙椅。

“臣在。”

李邦华刚回内阁拟完旨就被喊了回来。

“太子到哪了?路上可还顺利?”

“回陛下,昨夜已到通州一带,正朝直沽行进,一路顺利。”

“嗯,吴三桂呢?”

“这...”李邦华不敢抬头直视崇祯。

他怕崇祯生气,吴三桂带着三十万军民,每日走五十里已是极限。

根本指望不上他们。

“算了,把拖欠唐通的饷银,粮饷都抓进时间置办了。至于关宁军的饷银...”崇祯沉吟片刻。

“告诉吴三桂,让他们来京师自取,现在京师腾不出人手运送钱粮。”

“遵旨。”

崇祯左手拄着下巴认真思考。

内阁已经搞定,太子也暂时安顿好了,钱也有了,眼前的麻烦只剩下李自成。

李自成会投降吗?

不会!

先不说他对宗室诸王做了什么,就凭挖明祖陵和在陕西称帝这两件事,死一百次都不够。

所以他绝不会投降,就算投降也是名义上的投降。

既然不投降,就只能硬刚了。

怎么刚?

笼络民心。

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京师三大营的士兵根本守不住城池,挡不住流贼。

可朝廷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把百姓的心伤透了。

徭役赋税,瘟疫流民,天灾人祸。

这些事,朝廷一件也没处理好。

治民需要恩威并施,朝廷这些官吏只有威,没有恩。

百姓不是傻子,分得清谁好谁坏;他们不是受虐狂,不会帮助施暴者。

要想笼络民心,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李阁老,守城需要民心,你觉得如何笼络民心?”崇祯问道。

李邦华已经知道了锦衣卫张贴告示的内容,顺天府衙的告示他也看过。

说实话,他被崇祯发钱的行为震惊了。

纵观古今,朝廷体恤百姓无非两种表现:减免赋税,赈灾发粮。

直接给百姓发钱简直闻所未闻!

别说百姓,就连他这个朝廷大员都颇为佩服。

他知道,无论发钱还是杀贪官,目的只有一个:笼络民心。

“陛下,外面张贴的告示臣看过了,颇为感动。京师最近流传着一首关于流贼的诗,臣猜测也是出自陛下之手。”



“都回衙门各司其职吧,王承恩,宣李若琏觐见。”

李邦华带头施礼后退出暖阁。

李若琏早就在外面等着了。

他急匆匆走进殿门,君臣之礼后见左右没人低声说道:“陛下,臣不辱使命。”

“嗯,干的不错。”

李若琏激动的再次施礼谢恩,站起身后向前迈了一小步,再次低声说道:“陛下,臣此次共收获现银四万两,其余家产折银约二十万两。钱太多了,臣惶恐...”

李若琏也没想到能收获这么多钱,如果不是提前预备了马车,光凭人绝对搬不完。

好在昨夜狂风大作,再加上京师戒严和他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这才悄无声息的离开现场。

“银子你自己留着吧,以后用钱的地方有很多,就当朕提前给你的。至于东西,也留着,追查凶手的时候用得到。”

崇祯说的大方,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有一天东窗事发,他完全可以把锅甩到李若琏身上。

人是他杀的,钱是他花的,和我崇祯有鸡毛关系?

李若琏感动得不行,再次跪地谢恩。

不等他站起身,崇祯的旨意就到了:“朕遇刺的案子,陈演和光时亨灭门的案子都由你来负责,限你一日内破案。”

李若琏有点蒙。

皇帝的意思是:自己查自己?

简直闻所未闻!

李若琏皱着眉想了一会,试探性的问:“陛下心中可有怀疑之人?”

崇祯笑了笑,“有,成国公朱纯臣的嫌疑最大;其次是流贼,建奴在京中的细作。”

“至于是谁,你们一查便知。”

李若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臣告退。”

崇祯简单吃完早饭后想起一件事,吩咐王承恩:“摆驾坤宁宫。”

坤宁宫是周皇后的寝宫,又称“中宫。”

周皇后对崇祯的到来有些诧异,平日里这个时间陛下不是在上朝就是在处理奏本。

来坤宁宫做什么?

难道...

周皇后看着天边初升的太阳,脸色顿时一片绯红。

“臣妾给陛下请安!”周皇后一袭白衣,迈着典雅的步伐来到崇祯面前,施后宫礼。

周皇后虽然已经三十三岁,但浑身皮肤光洁嫩白,堪称玉体。

崇祯看着眼前的美人,心中的疲惫瞬间消散。他屏退左右,抓着周皇后柔软温热的小手坐到暖榻上。

周皇后脸色潮红,有些不知所措。

虽是老夫老妻,但崇祯很少这般认真端详她。

“嘉定伯的事,梓童知道了吧?”

周皇后浑身一震...

崇祯昨夜明抢的行为早已传遍了后宫,而且抢的第一个人就是国丈大人!

周皇后轻点下巴:“陛下,臣妾有所耳闻。”

“你会怪朕吗?”

“陛下乃一国之君,需高瞻远瞩,臣妾没有资格谈论陛下所作所为。”

“你是天下之母,六宫之主,更是朕的结发妻子,与朕说几句真心话又有何妨?”

周皇后双目如水,低着头想了想:“嘉定伯乃臣妾家父,更应起到带头的作用。”

崇祯摸着周皇后的秀发,很是欣慰。

他站起身拿起一张邸报问道:“梓童,你文笔如何?”

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这个称呼最早从宋朝开始。明代的邸报并不面向百姓,而是朝廷内部的报纸,只在官员之间传阅。

有些商人会花钱从官员处买报纸,以了解朝廷信息。

周皇后低着头,有些愧色:“臣妾虽读书识字,文笔却不怎么样。”

“那就妥了!”

妥了?

周皇后有点蒙,最近皇上的做事风格与原来完全不一样,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朕是大明天子,天下的百姓都是朕的子民,京师百姓也不例外。为父母者本应如此,王卿不必多礼。”崇祯的声音很平淡,有种波澜不惊的感觉。

“是陛下!”

“朕还有件事需要你做,这件事若是做好了,便是天大的功劳!”

“陛下请讲。”

“开春在即,劝课农桑之事准备的如何了?”

顺天府衙管的事很多:掌京府之政令,宣化和人,劝农问俗,均贡赋,节征徭,谨祭祀,阅实户口,纠治豪猾,赈恤穷困,清录罪囚。

中国历代君王都很重视农业,每到立春之日都会举行春耕大典,虽然对帝王来说只是一场仪式,对于官员和百姓来讲却意义非凡。

春耕大殿之后地方官员需要巡查劝农,必要时还得提供帮助。

见崇祯问政,王庭梅再次陷入沉默。他行云流水的跪在地上,双手举过头顶恳求道:“陛下,臣有罪。现流贼将至,京师治安混乱,臣最近忙于缉拿贼人,劝课农桑一事暂且搁置了。”

崇祯在心中叹了口气。

京师尚且如此,下面的州府得乱成什么样子?

官府不表态,老百姓有地也不敢种。辛辛苦苦劳作半年,到丰收的时候被官府一锅端。

这样的结果谁还敢种地?

有那些时间不如去干点别的,就算要饭也能多要几个月的饭。

“罢了,这不是你一人的错,恕你无罪。”

“谢陛下。”

“王卿可知道洋芋(土豆)?”

“臣知道,此乃上等菜品,寻常百姓无资格享用。”

“知道就行,王卿的任务是让京师百姓广泛种植此物,宫中可免费育苗提供播种。”

“这...”王庭梅张口结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皇帝要把御用之物分享给普通百姓,简直闻所未闻!

陛下为什么这么做?

难道仅仅是因为爱吃吗?

可是爱吃也不能天天吃啊,就算天天吃也吃不完呀!

他不敢多问,只能领旨:“臣遵旨。”

“行了,办好这两件事朕给你升官!”

“谢陛下!”

离开顺天府衙,崇祯再次松了口气。

大明朝摇摇欲坠,若想扶大厦之将倾必须考虑的非常全面。

老百姓为什么造反?

往简单说只有一个字:饿!

天灾人祸弄的他们吃不上饭,老老实实当农民只有死路一条,跟着李自成还有一口饭吃。

小冰河时期不仅温度低,还有干旱。

土豆耐寒耐旱,成长周期约八十到一百天。淀粉含量极高,最适合在干旱的北方种植。

而且土豆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一旦丰产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眼看皇城就在不远处,崇祯想起一件事。

他转头问王承恩:“王承恩,知道李若琏去哪了吗?”

“陛下,出宫前臣刚好遇到了李同知,他说陛下交给他一项绝密任务,不等说完便急匆匆走了。”

“哦!”崇祯随口答应道,

等等……

崇祯后背开始发凉,难道李若琏会趁现在搞刺杀?

他这么着急的吗?

也对!

李若琏是个聪明人,他绝不会去皇城里刺杀皇帝。

一事守卫皇城的勇卫营和锦衣卫不是吃干饭的;二是刺杀的锅得想办法甩到别人身上。

出入皇城都有记录,搞不好会搬石头砸自脚。

他不会真的想杀自己吧?会不会失手?他会用枪还是弩箭?

射偏了咋整?

霎时间,崇祯心中变得十分复杂。

他骑在马上想晃动身子躲过刺杀,却又怕晃动身体的同时李若琏动手误伤他。

纠结...后悔...不安等各种情绪将他笼罩。


“遵旨!请陛下移驾到旁边军器局的院子,按规矩仓库附近不能有火。”

等崇祯在来到军器局后锦衣卫早已清场,现场除了范景文、焦勖和汤若望以外,再无其他官员。

军器局测试火器威力的院子很大,远处的地面上扎着木桩,再往远处种着密密麻麻的树木。有的小树上面绑着木板,有的扎着草人,草人身上穿着各式各样的盔甲。

工部不仅制作火器,还负责制作防具。

颇有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

火器依次摆放,只等点火测试。

得到崇祯的示意后,王承恩安排随行的锦衣卫开始测试火器。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测试火器的工作继续由锦衣卫来完成。

轰!轰!轰!爆炸声不断。

各种各样的火器被依次点燃,整个军器局院子瞬间被烟雾笼罩...。

看着木桩上被洞穿的铁甲和木板,范景文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放眼整个大明,只有他工部的火器能称最强。

“不知火器的威力是否符合陛下的预期?”

崇祯直摇头,“不够!”

范景文嘴角抽了抽,这些已经是大明的家底了,陛下还想要什么?

他低着头问道:“陛下,臣不明白。”

崇祯反问:“如果流贼攻城,你用哪些火器应对?”

“远处用火炮,近些用鸟铳和佛朗机铳、弓弩,再近可以用火铳,滚木礌石。”

“如果敌人冲锋到城墙之下,火炮和佛朗机笨重,无法调转炮口朝下发射,能用的火器还有哪些?”

范景文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火枪,火铳,手铳足矣。”

“你敢保证工部的火枪和火铳,能穿透流贼身上的重甲和手里的厚盾?”

“不...不敢保证。”

崇祯冷哼一声。

他看火器不是为了听个响,而是根据他们的实际使用效果,考虑如何在守城战中发挥最大威力。

以明军现在的火器,没法守城。

三大营的老弱病残虽然战力低,但好歹会使用火器。

招募来的新兵蛋子就算能学会使用火器,也无法在短期内熟练使用。

稍有不慎误伤友军。

误伤人还好,一旦失误击中火药箱,后果不堪设想。

范景文见崇祯似有不悦,急忙问道:“陛下,库中还有一些被淘汰的老式火器,需要测试吗?”

“不用了。”崇祯挥手让焦勖和汤若望来到近前,低声问道:“你们工部能不能制作一批手雷?”

范景文一脸茫然的看向焦勖,焦勖同样茫然的看向汤若望,汤若望则懵逼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都不知道手雷是何物。

范景文搜肠刮肚的想了一会后毫无头绪,只好低声下问:“陛下,手雷是何物?”

“你们可以把手雷理解为大号爆竹,爆竹外面包裹一层铁皮或铁珠,爆炸后铁珠四溅,以此伤敌。就算敌人有重甲罩身铁珠无法穿破,爆炸的巨响也可以将敌人震成内伤。”

“朕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

三个人先是互相对视一眼,思考崇祯的想法是否可行。

爆竹能炸伤人。

每到过年,各地均有爆竹炸伤孩童的事出现。

不过想炸伤人得有两个前提。

一,爆竹距离人足够近。

二,威力足够大,如果对方有盔甲,爆竹火药的使用量将是惊人的。

范景文第一个反应过来,点了点头。

他饱读诗书,此时心中已有了手雷的雏形。

手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那时的人们把火药制作成各种形状杀伤敌人。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一件件火器从不远处的兵器局和内府的兵仗局送来,戊字库的人检查没问题后,入库造册登记。

火器以火绳枪和火铳为主,剩下的是配套的铅丸和火药。

在范景文的指挥下,工部的匠人们将一件件火器从仓库中搬运出,交到锦衣卫手中。

再由锦衣卫或搬,或推到崇祯面前一字排开。

为了皇帝的安全,锦衣卫不能让这些匠人在皇帝面前触碰火器,一旦发生发生意外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等搬的差不多了,范景文开始介绍。

“陛下,这是红夷大炮!”

“陛下,这是佛朗机炮,佛朗机铳......。”

崇祯边听边看,对明军的火器有个大概了解。

首先是红夷大炮,它属于舶来品,根据葡萄牙的舰炮改进而来。后期学者研究表明,这种改进型的铜铁复合炮是十七世纪最好的火炮之一。

崇祯看着硕大的铜铁复合炮,心中稍稍安定些许。有这家伙在,守城才有底气。

缺点也很明显:贵+重。

若是用高强度的钢制作火炮,成本和重量会降低,性能反而会增加。

“京师有多少红夷大炮?”

“回陛下,有二十四门红夷大炮!”

“制造一门火炮需多长时间?”

“需半月左右。”

来不及了,就算来得及崇祯也没有改造火炮的计划。

他是文科生,在这个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朝代造不出钢炮。

明朝能炼钢,但炼不出能造火炮的钢。

无论天工开物里的炒铁炉,还是坩埚炼钢法炼出来的钢铁都无法制作火炮。

杂质太多导致钢铁太脆,很容易炸膛。

杂质多的原因不是技术不行,是煤炭中硫磷含量高导致的。

此时的西方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可是随着西方基础工业的发展,他们找到了煤炭脱硫脱磷的方法。

自那时起,中国冶炼技术和火炮技术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

“这是手铳,鸟铳(火绳枪),三眼手铳.....”范景文继续介绍。

“等等!”崇祯指着其中一件火器问道:“你说这是自生火铳?”

“是陛下,此铳由毕懋康在崇祯八年制作而成,不用明火就能引燃火药射出弹丸,工部小批量生产后存放至今。”

崇祯拿起自生火铳仔细观察。

自生火铳的结构与其他火器相比略显复杂,原来点火的位置被一块金属板,有弹性的金属拨片和火石占据。

由于年久失修,金属拨片早已锈迹斑斑没了弹性。

这特么不就是燧发枪嘛?

有了这东西,远了不说,最起码可以统治世界两百年!

他把自生火铳扔到范景文手中,问道:“为何没有大批量生产?”

“回陛下,臣刚到工部任职时也发现了此枪的特殊之处。臣当时想批量制作,经过焦勖演示后才发现此枪的缺点。首先火石昂贵,工部每年拨付的款项本就不足,没有多余的钱采买火石。”

“且此铳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如火石易掉,无法点火,火石碎裂,弹片断裂等。于是时任工部尚书的张凤翔将此铳收于库中,不曾启用。”

“原来如此。”崇祯点头的同时也放下了心。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棘手主要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所以改造起来反而不麻烦。

假以时日,改造归来的燧发枪肯定能让大明军队横扫欧亚,扬名世界。

“除了火炮,其他的火器依次测试。”崇祯吩咐范景文。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崇祯坐在龙椅上,平静如水。


来了!

该来的终究会来。

李自成被唐通困在居庸关外,刘芳亮必定会前往支援。

等居庸关告破后,兵合一处进攻北京。

崇祯问:“李阁老,你们内阁怎么看?”

“内阁尚未商议。”

“那就都朕这现场商议。”

不多时,方岳贡,范景文和邱瑜也来到乾清宫。

方岳贡率先说道:“陛下,河间距京师不到四百里,以刘芳亮行军速度推测,只需五天即可到达京师城下。臣以为,应该想办法让他慢下来。这样既能给京师军民争取时间操练,又能让唐通在居庸关多守几日。”

崇祯先是点头随后摇头,方岳贡的理论没问题,但也仅仅是理论。

具体怎么做?谁去做?如何调动大军?又如何排兵布阵?

一句没提!

这就是文人误国的典型。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这和买房子装修一样,负责设计的不施工,施工的不设计。

装的一塌糊涂后,设计怪工人,工人骂设计。

受害者只有业主一人。

崇祯就是这个冤大头业主!

朝堂上动嘴的不动手,动手的没动嘴的会说。

一旦他按照文臣的想法来,武将和皇上就只有被坑的份。

万恶的封建王朝!

范景文知道此中道理,现在他兼着京营总督,思考片刻后说道:“臣以为应该派出一支骑兵偷袭刘芳亮,无论成功与否都能拖延他的行军速度。若是侥幸能将他的粮草烧毁,刘芳亮部将不战自退。”

邱瑜拱手施礼:“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应与内阁商量,应该去三大营找那些武官,听听他们的意见。”

李邦华见气氛有些冷,立刻说道:“陛下,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臣提议将三大营,五城兵马司,锦衣卫,东厂,甚至勇卫营的将领都召集在一起商议。”

崇祯欣慰的点点头。

这些人终于能想到他前头去了,“准了,立刻将这些人全部召到乾清宫来。”

很快,一应人等全部到齐。

随着李邦华念出急报上的内容,这些武将纷纷皱起眉头。

范景文当着京营总督的差事,他顿时觉得脸上无光,于是说道:“五军营李副将,神机营张副将,神殊营王副将,你们都说说对策,此事没有对错之说,陛下也不会因为谁说了什么而降罪。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都说两句”

京师三大营各有一名副将,从二品武官,往下是参将,三品武官。

三千营王副将一身的肥肉,目光扫视一周后向前挪到半步:“陛下,臣以为什么都不用做。他若进攻京师,我就在城上防守。他若进攻居庸关,我就领一支人马从后方偷袭他的辎重部队,辎重一丢,军心也就丢了。”

崇祯点点头,这个死胖子说的话有点道理,但不多。

对方完全可以把四万人分成两路,一路防备京师援军,一路进攻居庸关。

如果这样做,死胖子将束手无策。

等等...

神殊营大部分都是骑兵,什么样的马才能经受得住这种身材的压榨?

不等崇祯询问,五军营李副将朝王副将不懈的撇了撇嘴,“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坚壁清野!将京师百里之内的百姓全部迁到城中,一是可以补充兵源,二是让流贼无法获得补给,时间一长,断了粮草,流贼自退!”

崇祯眉毛一挑,仔细打量对方。

李副将身材魁梧,体型适中,眉宇间藏着淡淡的杀气。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