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周如芬有什么不赞同的。
儿媳妇去找儿子,就可以给她生孙子,周如芬高兴都来不及。
所以周如芬立马点头“去啊,我让你大哥送你去火车站。”
“明天就去。”
可余诗语又欲言又止。
周如芬就说“小语,你有什么顾虑,你就跟大娘说,大娘真拿你当自己闺女待的。”
余诗语又是一阵点头“我明白,我明白,大娘是怎么待我的,我看得见的。”
“我就是想着,想着,我就这么贸贸然地去找延北哥,没名没份的,会不会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虽说我们将来是要结婚的,可还没结婚就去部队找人,我怕到时候别人说我,”她说着低下头,一张脸涨红。
“要是有人说我不要脸,馋男人的,大娘,我活该上吊了,我没法活了我。”
周如芬一把握住她的手,生怕她乱想,“哪……哪这么严重的,不会有人乱嚼舌根的。”
“可万一呢?”
周如芬“……”
“大娘,要不你就先办场酒,延北哥不在家不要紧,找个大公鸡替着就行。”
“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保卫国家的,忙,大家都能理解的。”
“到时候我是你作主娶得儿媳妇,明媒正娶进门的,我去了,别人指定不敢说三道四。”
怕周如芬不同意,余诗语又咬唇,可怜兮兮说:“要不然,我不敢去。”
周如芬就拍拍她的手,“你是个好孩子,你顾虑是对的。”
“就按你说的办。”
“我等会就找你大哥商量,看看这两天弄点肉啊、蛋啊、山货回来,就这两天把你跟延北的喜事办了。”
“之后你去随军去,你看你这瘦的,”周如芬忍不住摸摸她蜡黄的脸,满眼都是心疼。
一切都按照自己想的发展,余诗语高兴地抱住周如芬“大娘,你跟我妈妈对我一样好,以后我也改口喊你妈妈好不好?”
这周如芬哪有不应的道理。
周如芬高兴地直拍大腿,“那我就又多一个闺女了。”
“那什么,改口的红包要给。”
周如芬说着,就去屋里摸出了十块钱给余诗语。
她把钱递给余诗语,然后小声跟余诗语说:“小语,你把钱装好,娘跟你说,给你的是最多的。”
余诗语看着十块钱,其实觉得周如芬小气。
但周如芬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但有一点……
余诗语继续跟周如芬卖乖“我就知道,我这么远来,妈你一定会对我好,疼我的。”
“妈肯定会样样都替我考虑的。”
“彩礼一定也不会少我的。”
周如芬立马就说“肯定不会。”
“延北寄回来的津贴,我都替他攒着呢,都是给他娶媳妇用的。”
霍延北的津贴是往家寄,不过他寄一半,留一半。
但余诗语一听却算计上了,“妈,延北哥去当兵有几年了啊?”
周如芬说“逃到这的第二年就去了。”
“要不然,咱这一大家子,这些年也是难过活。”
“也是全靠着他帮家里。”
“是辛苦延北哥了,”余诗语说。
但她转头又说“不过延北哥津贴高,能让家里的日子好过活,也是好事。”
周如芬就摆手,“不图这个,他能平安的就好。”
余诗语就顺着话说,“是啊,都是他拿命拼搏的钱,我以后一定好好帮他守着。”
“除了以后孩子花,我绝对不会多花一分在自己身上的。”
周如芬本来听前面一句,心里有些犯嘀咕,但余诗语又说了后面的。
周如芬又觉得,可能是自己多想了。
紧接着,余诗语又说,“也不知道这边娶媳妇彩礼给多少,在沪市那边,彩礼最少都要给三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