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快书网 > 现代都市 >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前文+后续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前文+后续

孤雁图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孔临安薛相宜,作者“孤雁图”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成婚三年,她倾尽嫁妆支持丈夫赈灾,却换来他携新欢归家,更想贬她为“平妻”。面对“商户低贱”的羞辱,她撕碎婚书自立女户。可夫家为吞百万嫁妆,竟设局下药毁她清白?连小姑子都对她叫嚣:“商人贱命,怎配做当家主母?”暗夜中,太子近臣悄然现身:“若想复仇,我助你搅翻这伪善门庭。”于是从那以后,她从变卖嫁妆的“贤妇”变成了富甲天下的女商。这一次她不仅要夺回被吞的黄金,更要让负心人跪着忏悔:“你口中的低贱商户,如今是你高攀不起的天!...

主角:孔临安薛相宜   更新:2025-06-20 17: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孔临安薛相宜的现代都市小说《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孤雁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孔临安薛相宜,作者“孤雁图”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成婚三年,她倾尽嫁妆支持丈夫赈灾,却换来他携新欢归家,更想贬她为“平妻”。面对“商户低贱”的羞辱,她撕碎婚书自立女户。可夫家为吞百万嫁妆,竟设局下药毁她清白?连小姑子都对她叫嚣:“商人贱命,怎配做当家主母?”暗夜中,太子近臣悄然现身:“若想复仇,我助你搅翻这伪善门庭。”于是从那以后,她从变卖嫁妆的“贤妇”变成了富甲天下的女商。这一次她不仅要夺回被吞的黄金,更要让负心人跪着忏悔:“你口中的低贱商户,如今是你高攀不起的天!...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说罢,提着裤子便起身。
孔临安眼睛都红了,上前欲动手。
不料,云荣轻松躲过,还说:“大舅子,别生气啊,你情我愿的好事儿!昨夜我进来,可是你妹妹派人守着后门放我进来的。”
孔临安不敢置信。
云荣已经穿上衣服出了门,嚣张放话:“放心,我会负责的!萱儿,等着我来纳你为妾啊!”
闻言,孔老夫人和孔临萱都是眼睛一翻,当场晕了过去。
小小水榭,兵荒马乱。
相宜静静看着好戏,还有功夫注意云霜的脸。
“回去要好好儿擦药。”
云霜正兴奋呢,低声说:“奴婢不疼,奴婢觉得好快活!”
相宜:“……”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相宜自然走不了。
不过,想她服侍孔老夫人也不可能。
一片混乱中,她坐在一旁,悠悠地喝茶。
孔老夫人醒来,第一眼便看到她,当即挣扎着坐起,骂道:“薛相宜!你好狠的心啊!”
相宜一脸无辜,“母亲这是何意?”
“你少装蒜,是你,是你坑害萱儿!”
“我?”相宜笑了,“难道是我教得大姑娘与外男私通?”
孔老夫人眼前又是一黑。
孔临安见状,斥责相宜:“你注意言辞!”
相宜面上笑容更柔,也更得体。
瞧她这模样,孔老夫人便觉她是挑衅,当即脑子一热,抓着孔临安的手臂说:“报官!报官!她坑害小姑子,阴险恶毒,将她下狱,沉塘!”
孔临安知道,母亲这是昏了头了。
萱儿出事,怎么也怪不到薛相宜头上。
不等他开口,相宜便收了笑,犹如变了个人,冷笑道:“报官?好啊,正好,我也有官要报。”
云鹤最是机灵,当即便让人把陈三带了上来。
相宜稳稳坐着,问孔老夫人:“母亲,可认得此人?”
孔老夫人哑了口,老脸煞白。
孔临安见陈三穿着自己的衣服,已觉不妥,没想到陈三浑身发抖,倒豆子一般对孔老夫人说道:“老夫人!这可是您和大姑娘请我去替大爷跟少夫人圆房的,您得救我啊!”"



忽然被请进后院,相宜正疑惑。

陈夫人在外间等她,见了她,只低声道:“太子在里头,妹妹有话就尽管说吧,殿下仁厚,会帮妹妹的。”

相宜大感意外。

她知道陈家二爷是太子伴读,太子来陈府也正常,但为何会愿意见她?

走进书房,珠帘后隐约可见二人在下棋。当朝储君一身明黄蟒袍,很是扎眼。

相宜不敢马虎,跪下行礼。

“民女见过太子殿下,见过陈大人。”

里间,太子目不斜视,只看着棋盘。

还是陈鹤年开口,命相宜起身。

相宜脑中快速思考,斟酌一二后,默默起了身,却依旧低着头。

陈鹤年与太子年纪相仿,刚过弱冠,性格却很好。

他主动道:“孔府的事皇后娘娘已得知,你不必担心,为着你祖父的功劳,娘娘已打算给你诰命,不日懿旨就会送去孔府,想来孔家也不会过于薄待你,你安心回府便是。”

年纪轻轻就能有诰命,这可是不小的殊荣。

陈鹤年以为相宜会感激涕零,不料,相宜略思索后便重新跪了下来。

这回,太子也抬了头。

他生得面容俊美,却不苟言笑,睨了眼女子的方向,薄唇掀动:“怎么?觉得不够?”

相宜斟酌着用词,沉默间,又听男人道:“便是皇后,也管不了臣子娶妻纳妾,你想拦着那女子进门是无用的,更何况,对方已有子嗣。”

陈鹤年也这么想。

他正要劝相宜,相宜低头,一拜到底,她笔直的背脊透着一股傲气,犹如院外寒梅。

她说:“民女不求诰命,只求和离。”

语落,陈鹤年一愣。

太子指尖动作一顿,视线定定地落在女子身上。

他记得她,数年前,那时他伪装成陈鹤年大哥的小厮下江南,去过薛府,那时这位薛姑娘还小,在院中见了他,曾使唤他摘过梅子。

他活了十六七年,还是头一回被女子使唤。

谁曾想一眨眼,薛府败落,当年的首富之女成了弃妇。

太子收回视线,沉沉道:“和离之后,你如何打算?”

相宜低着头,说:“民女想立女户,自己当家作主。”

陈鹤年叹气:“薛姑娘,立女户看似自由,生死财产皆不由族中管,可你是前首府的孙女,像你这样的金疙瘩,若是没有夫家做依仗,只怕不知多少人要惦记你,到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相宜从容不迫道:“立女户不易,居于人下讨口饭吃更不易,便是日后我死于荒野,也是自由身,好过无声无息地憋死在孔家后宅中,那才是大大的布置!”

她满目坚定,掷地有声。

自由地曝尸荒野,好过体面地亡于后宅。

太子倒是头一回听这种新鲜论调,不觉心头震动,他没想到小小女子如此有骨气,倒比方才高看她几分,思索间,不免想起当年梅树下的少女。

寂静间,相宜再次开口:“求殿下成全!”

太子默默收回视线,说:“话说出口容易,孤可提醒你,孤一向不喜人出尔反尔,出了这道门,你又舍不下孔临安了,天下可没有后悔路给你走。”

若能和离,相宜只有高兴的。

孔临安既然无情,她便不会有丝毫眷恋。

她一字一顿,坚定道:“民女绝不后悔。”


余师傅看了方子,当即便要坐下斟酌,忽然又想起来。

“消息不往上传,没人治疫,你这方子开了也没用啊。”

相宜问:“依师父看,陈大姑娘的病若是不及时医治,能熬到几时?”

余师傅皱眉道:“只怕撑不过明日傍晚。”

相宜点头,不再多说。

余师傅明白了。

消息暂时传不上去而已,疫事是瞒不住的,襄宁侯府那一边就不可能一直瞒不上报。

相宜叹道:“我只是可怜了陈大姑娘,她尚且年轻。”

余师傅轻哼,说:“人各有命,她母亲不知道她是否私自下山过,她自己难道不知?自己犯的错,自己担着。”

他摆摆手,并不在意,反而赞起相宜的方子来。

“你于医道上颇有天分,不一心学医可惜啦。”

相宜醉心商道,之前嫁进孔家,不得已才丢了本心,如今终于能腾出手来经商,哪里肯转而学医。

她笑道:“我只是爱制毒解毒,真要学医了,那肯定是不如师父的。”

余师傅觉得可惜,一边辩方,一边说:“你这方子虽不十分完善,但也可圈可点,我觉得甚好。”

他话锋一转:“说起来,三年前凉州大疫,林氏带着人琢磨出的千金方,那也是绝好的方子。”

相宜动作微顿。

三年前凉州大疫刚缓,她就见过那张千金方,只不过那时她还不知道林玉娘这号人物。孔临安的书信中没提及药方,她也就没多问,毕竟是在古方的基础上加以修改的,或许有人和她想到一块儿去了也正常。

可看今日林玉娘给陈姑娘把脉,她心里已生了疑惑。

连伤寒疫都不通,真能写出千金方吗?

正想着,外头传来说话声。

“杨叔,姑娘弄这什么万康保能行吗?”

“怎么不行,交上三百文,就能全年免费看二两银子往上的大病!”

“二两的大病,能有几个倒霉蛋得上的?这要是没得大病,这三百文可就打水漂了!”

余师傅笑笑,看向相宜。

相宜唇瓣提起,说:“师父别担心,祖父留下的产业不会在我手里败光的,待我重振家业,让您舒舒服服地养老。”

余师傅乐了,连连点头。

“行,那老头子就等着姑娘发财,等着咱们薛家再做大宣首富!”

“好。”

逼近年关,又是一场鹅毛大雪。

夕阳落下时,宫里闹出了动静,太子下令,全宫戒严,上下焚烧艾草祛毒。

乾元殿中,窗户大开,通风散气。

皇帝刚用完晚膳,骤见如此,尚不明就里,太子已经领着太医署令前来。

对于太子,皇帝一向偏爱,连责怪都没有一句。

“皇儿,宫中出什么事了?”

太子淡定起身,将折子递了过去。

皇帝无语。

父子俩说话,直接说就好,这孩子非得当面递折子。

他正吐槽儿子,扫完折子上内容,脸色立即变了,猛地起身。

“京中有疫病?”

太子不言,侧身让了太医署令。

太医署令赶忙上前,展示手里的脉案,“陛下,若这份脉案属实,那的确是伤寒疫,只是臣等目前尚不知细节,不敢判断。”

皇帝当即下令:“请皇后过来!”


孔临安没想太多,他只是无法忍受妻儿受辱,但要他对薛相宜恶言相向,或是动手,他是绝不会的。

君子之道,怎能毁于无知妇人之手。

孔临萱觉得哥哥性子太好,不会与妇人争辩,便起身大声对相宜道:“你身为嫡妻,就该大度点,哥哥在外辛苦三年,如今荣耀回归,你也跟着沾光啊!何必这么刻薄!既然先前几年你不是一直贴补家里吗?如今为何不愿了?不过是想要挟哥哥罢了!你以为你有几个钱,便有多了不起了吗?你难道不知,商人低贱,女子当以德行为要,怎能如此市侩!”

相宜冷冷看着她,说:“孔大姑娘不市侩,既如此,想来也不会要我这商户之女送的嫁妆了。”

闻言,孔临萱身子僵了一下。

想到什么,她接着就问:“你什么意思?你之前说要陪送我一座三进的大宅子做嫁妆的,母亲已经将宅子添在嫁妆单子上送去云家了!”

“是啊,相宜,这话可不能胡说。”孔老夫人也急了。

孔家祖上做过尚书,但因为家里男丁早亡,到了孔临安这一辈,孔家早在官场没人了。虽说孔临安外放,从县令做到了知府。可云家人丁兴旺,为官之人不少,跟他家相比,孔家的家世实在拿不出手。

要不是嫁妆里有那座价值七千多两的大宅子,这门亲事铁定成不了。如今薛相宜说不送就不送了,云家肯定要悔婚的!

相宜看着焦急的母女俩,冷笑了声。

她不疾不徐地起身,对孔老夫人道:“如今中馈归林姑娘管,府里姑娘出嫁,嫁妆该多少,自然也由她安排。”

“账簿既然已经交了,那我便先回去了。”

说罢,她只对着孔老夫人一拜,转身便走。

孔临萱还想拦她,“你不许走!宅子你得给我!”

“临萱!”孔临安拉住她,斥道:“你这样像什么样子,岂不是和某些人一样市侩低俗?”

孔临萱语塞。

市侩?

什么市侩?

她只知道有大宅子才能嫁给云大公子!

这么一想,她看向林玉娘的眼神都不对了,她好后悔,早知道就帮薛相宜了。

林玉娘虽然不喜孔临萱肤浅,但看在孔临安的面子上,还是说:“临萱,你先别担心,我也有些嫁妆,买一户三进的宅子足够了。”

“真的?”孔临萱惊喜。

林玉娘笃定道:“你放心,我一定让你风风光光出嫁。”

孔临萱顿时感动不已,对孔临安道:“哥,你眼光真好,玉娘嫂子对我真好!”

孔临安一时未深思林玉娘哪来的钱,只是觉得带她回家真是带对了,再想想自己如今功成名就,又有贤妻美妾,儿女双全,不免有些自得。

“你嫂子岂止心善,她更贤惠,你看她照顾有孕的若若便可知了。”

若若,是林玉娘给他安排的通房。

孔临萱越发恭维起林玉娘来。

孔老夫人却听得头疼,林玉娘虽然即将入宫做女官,可她的嫁妆才几个钱?薛相宜哪怕没了娘家,也有保和堂傍身呢!

那死丫头今天如此嚣张,难道是想撕破脸和离?

她想了想,又觉得不可能。

薛相宜祖父已死,她就是一个孤女,就算要和离,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她儿子如今是知府,不多久便要进户部,这孔府可不是她薛相宜想走就走的地方!

哼。

谅她也翻不了天,过几日想明白了,还得跪在她儿子脚边求一碗饭吃。


林玉娘毫不犹豫,无奈道:“恕下官才疏学浅,陈大姑娘确是寻常风寒脉象,我实在不知,乡主这份脉案从何得来。”

太医署众人面面相觑。

说实话,他们也更愿意相信林氏,毕竟林氏曾亲自治过痘疫,自然比名不见经传的薛相宜要靠谱。

事情一度陷入焦灼。

崔贵妃看太医们的表情,便猜到一二,顿时又来了精神。

她哭哭啼啼,对皇帝道:“陛下,林典药妙手回春,进宫这些日子还从未有错呢。”

皇帝也有点怀疑了。

他看了眼相宜,问:“你曾学过医?”

相宜低头行礼,侧身让过一个位置,给余师傅露脸的机会。

“学过七载,这便是臣女的师父。”

余师傅心里紧张,又不想给相宜丢人,硬着头皮昂首挺胸。

皇帝抿了抿唇,又问:“既学了医,你可曾坐堂问诊过?”

“坐过些许时日。”

“坐诊时看过多少病人?”

相宜看过的都是自家下人和工人,坐堂问诊时看的人并不多,她实话实说:“一二百。”

众人:“……”

崔贵妃都要笑了,才看过一二百病人便敢在天子面前胡言,真是不要命了。

皇帝脸沉了下去,看着相宜的目光已经十分凌厉。

“这份脉案是你写的,你有几分把握确定自己没把错脉?”

相宜深深行了一礼,云淡风轻道:“十分。”

皇帝眼神微诧。

众人侧目,实在想不通,这女子何来的自信。

林玉娘则是对相宜投去一个悲哀的眼神,在她看来,女子无知不可怕,无知却无畏,那就是真没救了。

皇帝不言,一旁太子放下茶盏,扫了眼相宜:“你倒是自信。”

相宜说:“医者,若是连这样的脉都把不出,不如吊颈,免得遗祸人间。”

太子极细微地挑了挑眉,对她的话不做评价。

皇帝被相宜的笃定拉回些许信任,看向下方的林玉娘,“林典药,你有何话可说?”

林玉娘跪着,腰背挺直,坚定道:“陛下,臣深深认可乡主的话,为医者,若是连这点脉都把不出,的确不如吊颈!”

“依林大人看,陈姑娘确属寻常风寒?”太医署令问。

林玉娘说:“我敢担保。”

“拿什么担保?”相宜忽然问她。

御前相争也属大不敬,林玉娘张了张口,强忍着没回应。

相宜对皇帝行了一礼,说:“陛下,臣女蒙皇后恩典,得封乡主,心里始终觉得有愧于国,今日臣女想为陛下效忠,请陛下允准。”

皇帝看了她一眼,“说罢。”

相宜道:“为陛下康健起见,臣女觉得,司医司绝不可有无能之辈。因此,臣女想同林大人打个赌。若今日之事让臣女言中,便请林大人金盆洗手,莫再行医,以免伤及无辜。”

她看着温柔无害,说起话来却呛人得很。

崔贵妃忍不住斥道:“你连病人都只看过一二百,如何敢如此大言不惭!”

相宜只当没听见,对皇帝说:“请陛下允准!”

皇帝还没开口,跪着的林玉娘已经忍无可忍。

她一身医术,救人无数,凉州多少人称她做女神医,她绝不允许,薛相宜如此侮辱她。

“陛下,微臣愿与乡主做赌!”

话音刚落,外面小太监急匆匆进来禀报。

“陛下,襄宁侯夫妇求见!”


孔临安本来是同意跟相宜圆房的,只是回去跟林玉娘说起此事时,林玉娘想了想后说:“也好,给她个孩子,让她有事可做,也不用整日盘算后宅那些小手段。”

她看了眼摇篮里的女儿,话锋一转,皱眉道:“不过等孩子大些,咱们还是分开住为好,免得她为了孩子的承嗣一事,再筹谋算计。”

孔临安一听,陷入了思考。

玉娘跟着他本就吃了苦,名分上更是吃了亏,若是薛氏再有孩子,那玉娘和长宁兄妹焉有立足之地?

所以他临时反悔了。

此刻他抱着林玉娘,温柔道:“我知道你一向怜惜女子艰难,你放心,等你的名字入了族谱,再过几年长宁大了,我自然会给她一个孩子。”

林玉娘黛眉收拢,依旧若有所思。

几年后再圆房,那是不可能的,但经此一事,她有把握,就算孔临安和相宜圆了房,她也能让孔临安逼相宜服用避子汤。

不是她不能容人,实在是她瞧不上薛氏那算计人的性子,夫妇一体,本该相互扶持才是,薛氏倒好,夫君一回家,就想着拿中馈要挟人。

抬眸,见男人深深地看着自己,她眼神一转,打趣男人:“子郁,你说实话,薛氏那么貌美,你当真觉得她不如我吗?”

“貌美?”

孔临安松开了她,脑中回想起相宜清艳绝尘的脸,对比之下,面前女子的容貌的确相去甚远,然而他很快否认了这个想法。

他说:“貌美的女子并不少见,像你一般精通医术又能理事用人的,世上又能有几个?你不知道,玉娘,我至今想起你钻研出的救命良方和治疫之策,仍觉得佩服你。”

说到这儿,他眼睛发亮,越发坚定道:“娶妻娶贤才是君子之道,薛相宜空有美色,却无才无德,又岂能与玉娘你相比?若非顾及他父亲对我母子的恩情,她那样的女子,只不过能和若若一般,给我做通房罢了。”

林玉娘心里闪过异样,面上满是感动,柔声道:“以后不要这么说,让她听见,又不知要生出多少嫉恨怨怼。”

“我便是要她听见,知道自己与你的差距,她才晓得要自省呢。”

俩人又说了会儿话,小厮在外提醒时辰不早了,孔临安才拿上官帽出门。

刚出院子,迎面便见孔临萱走了过来。

兄妹见面,孔临萱看到那一身大红官服,眼睛亮了又亮。

“大哥,你是要去上朝吗?”

孔临安说:“我是去吏部述职,等吏部重新给我授了官,我才可上朝的。”

孔临萱点点头,低声道:“我听说,大哥这次能升做户部郎中?”

孔临安心下微有得意,面上只淡淡点了头。

“太好了,郎中是正五品呢!等再过几年,哥哥你必定能做侍郎,做尚书!”

孔临安当然有此野心,但见妹妹没脑子地说出来,一时有些无言。

孔临萱没察觉,见他急着走,便说:“大哥晚间归家,来我院子一趟,我有事跟大哥说。”

孔临安不觉得她能有什么正事,无非是为了陪嫁的宅子缠他,虽然玉娘坚持要给孔临萱置办宅子,但他觉得很没这个必要。

一来,他不愿让玉娘吃亏,更不愿被薛氏要挟。二来,云家会和他家结亲,难道不是看中了他的前途,而是看中宅子?薛相宜那样的商户女子实在没眼界,如此看不清重点。

“晚间再说吧。”

孔临安抬了抬手,往外走去。

看着远去的红衣背影,孔临萱更坚定想法。

她大哥如此优秀,等“圆房”成功,不怕薛相宜不死心塌地,到时候别说是一座宅子,就算是金山,也不怕薛相宜不拿出来。林氏嫂嫂以后在宫里得了脸,大哥再升了官,她孔临萱在云家的日子一定是风光无限!


说到嫁妆,孔老夫人后背冷汗直出,眼前黑了又黑。
孔临安也是心中发虚,下意识看向相宜。
相宜仿佛没看见,等主簿一到,便命人将嫁妆单和彩礼单都拿了出来。
夏公公一看,神色奇怪地道:“嫁妆十万,彩礼三千?”
其中轻蔑嫌弃之意,毫不掩饰。
孔家人脸色难堪,低着头不言语。
夏公公又拿起寄款凭证:“这是何物?”
云鹤行了一礼,替相宜回答:“我家姑娘嫁妆虽有十万,却已都借给了大爷花销,如今所剩无几了。”
孔临安咬紧了牙,挤不出一字来。
夏公公哼笑,说:“既是借,那就得还!娘娘说的是撤销婚事,两家便得分得清清楚楚。”
“那若是孔家没钱呢?”云鹤问。
“没钱,物件儿总有吧?”
孔家人大惊。
夏公公说:“正巧,京兆府的主簿也能估价,搬一件算一件吧!”
“这如何使得!”孔老夫人瞪大眼,立马拉住了相宜,“相宜,不过是几个钱的事儿,你不会这么无情吧?”
相宜微笑着抽出手,“老夫人,既是几个钱的事儿,何必这么激动呢?”
说罢,她看向身后众人。
“进府,搬!”
“是!”
云鹤等人兴奋溢于言表,快跑着行动。
一时间,孔家上下乱作一团,与抄家无异。
丫鬟们搬一件出来,主簿便高声报一个价。
动静太大,左邻右舍都派了人出来观望。
孔临安脸面碎了一地,只觉浑身都要炸开。
眼看孔临萱披头散发地出来跟丫鬟争夺物件,他忍无可忍,红着眼看向相宜。
场面愈演愈烈,孔老伯爷等人生怕烧到自己,赶忙找借口跑了。
孔临安一狠心,对相宜道:“够了,我给你打欠条,以一分二厘的利息给你!”
孔老夫人哭声一顿。
一分二厘,那可是户部定的最高借款利息。"


大雪纷飞,上宁居内,静得只有炉子里火星迸裂的细微动静。
相宜坐在右侧,目不斜视,姿态端庄。
孔临安内心有愧,不自在地主动开口:“玉娘与我是三年前在凉州成的婚,此事母亲是知道的,我们有父母之命,也有媒妁之言,是正头夫妻。”
三年来,相宜一直将孔夫人当亲生母亲一般伺候,闻听此言,现下只觉恶心。
她看向孔临安,问道:“大爷认她为妻,那我是什么呢?”
“你们都是我的妻子。”孔临安耐心解释,说:“你先进门,她依然以你为尊。要说名分,便按平妻论。”
见他说得如此坦荡,相宜嘴角不禁提起讥讽弧度。
孔临安看出她的想法,皱眉道:“你我尚未圆房,不算礼成,玉娘却已为我生下一双儿女,是她心疼你操持家事不易,自愿让了你。”
相宜点头,“是,说起来,我和大爷还没圆房,礼数上,说不定还差了林姑娘一层,我该做妾才是。”
孔临安噎了一下。
想着她也是在意自己,他微吸一口气,说:“你自然不会是妾,就算是看在咱们两家交情的份儿上,我也不会亏待了你。”
“交情?”相宜抬眸,侧过脸看他,“什么交情?是我祖父赠你孔家十万金度过难关的交情,还是我父亲为救你母子殒命黄河的交情?”
她面上平静,说得清晰,尾音里却不受控地多了些许咄咄逼人。
孔临安不免心虚,只能硬着头皮道:“你薛家对我孔家有恩,这不假,我认!”
“但是相宜,男女之间不能只谈恩情。我和你虽是自幼的婚约,却只有兄妹之情,并无男女之意,我和玉娘才是两心相印,互为知己。”
“你不知道,凉州大疫之后便是大旱,多少百姓饿死街头。玉娘她菩萨心肠,又精通医术,是她陪着我不辞辛苦,调度医署,这才救人无数,让我立下大功。此情此恩,我怎么辜负她?”
相宜听着只觉得好笑,她收回视线,平静道:“她会医术,旁人也会。你会治疫,旁人更能。你们能救人无数,是因为我变卖嫁妆,前后送去八万多两,高价购得药材!”
孔临安沉了沉脸,他说:“你的嫁妆是你祖父行商得来的,商人窃国,榨取百姓的民脂民膏,你将钱拿出来,也不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什么可说的!”
他说别的尚可,辱及祖父,相宜断不能忍,反唇相讥道:“民脂民膏?那敢问大爷,你身上那身簇新的官服又要价几何?是否是我薛家赚的不义之财换取的?”
“你!”
孔临安不敢置信地看向她,似乎听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
“相宜,你如今怎的变得如此市侩?”
相宜差点气笑了。
她还想问他呢,究竟是何时变得如此无耻,还是他一开始就这么无耻。
孔临安气得不轻,已没了耐心。
他略一思索,冷脸问她:“管家钥匙在你这儿?”
“我本想试试你,若你通情达理,管家权便依旧给你,如今看来,你实在难堪大任。你把管家权交给玉娘,让她管着吧!”孔临安沉声道。
堂下,女人背脊挺直,问道:“这是谁的意思?”
孔临安知道她为何问,下巴略抬,说:“是我的意思,也是母亲的意思!此番玉娘跟着我立了大功,贵妃娘娘听了她的事迹,已经有意叫她进尚宫局做女官,她提前管家,也好练练手,这是对孔家有利的事,你不要想着阻拦。”"



闹到最后,快要耽误出嫁时辰,孔老夫人觉得不耐烦,也要林玉娘把项圈拿出来。

孔临安要面子,让林玉娘顾大局,说以后再给她打一副新的。

林玉娘心想:过去三年才打这么一副,如今孔家破败成这样,等多久才能再打一副。

更何况,那宝石是她娘给的啊。

眼看众人相逼,她没办法,只能心一横,去把项圈拿了出来。

“给小妹吧,只要小妹好,孔家好,子郁,我什么都能拿出来。”

果然,孔临安大为感动,握着她的手说:“你放心,我授官的文书已经下来,不日就能上任,以后我一定补偿你。”

想到孔临安的前程,林玉娘便觉得心头发热。

给吧。

一个项圈而已!

她和孔临安自有远大前程,以后这些都会有的。

于是,兵荒马乱中,孔临萱终于戴着项圈上了花轿。

只不过,事情远没有消停。

“听说,刚嫁过去三天,她就想打发云二公子的通房,结果反倒被云老爷给训斥了一通,回门都是她自个儿回的。”

保和堂里,云霜一边打算盘,一边兴奋地说着。

云鹤吃着点心,说:“活该!没良心的东西!当初我们姑娘对她多好啊,竟然那么欺负我们姑娘。”

云霜说:“大姑娘其实一直都不喜欢咱们姑娘,她嫉妒姑娘,那年云大公子来参加孔府的雅集,大赞过咱们姑娘,她就一直怀恨在心,不过是觉得咱们姑娘有钱,所以忍着罢了。”

云鹤哼哼。

相宜翻看着保和堂的账簿,听她们叽叽喳喳地啰嗦,只觉得头疼,轻轻瞧了瞧桌面,两个丫头当即安静了。

云鹤眼睛一转,低声道:“姑娘,听说那孔临安入户部做了郎中,林氏入宫后,颇受贵妃恩宠呢,昨天还有人看到她从宫中回府,得了好些赏赐。”

相宜直接没搭理,说:“去账房,再拿两本账簿来。”

云鹤吐吐舌头,乖巧地去了。

不多时,杨掌柜便来了。

“姑娘,您有事找我?”

相宜抬头,问:“怎么今年的药材价格比去年还高?”

杨掌柜叹气,说:“前些年太子领兵出征,药价年年攀升,如今天下太平了,可这药价却在世家手里攥着,还不是她们说多少,就是多少?”

相宜黛眉微拢,沉思片刻。

杨掌柜说:“但愿朝廷出手,将世家诊治一番就好了。”

相宜对此不抱希望。

江南世家太强大,几乎攥着大宣一多半的经济,背后又有淮南王的兵力撑腰,如今的淮南王妃更是第一世家崔氏的女儿。就算是皇帝,真跟世家扳手腕,恐怕也只有五分胜算。

世家,只能缓缓除之。

杨掌柜说:“药材这么贵,咱们保和堂今年是否减少药材采购?”

“不。”相宜摇头,“今年咱们要加量。”

杨掌柜疑惑。

相宜说:“不过我们不跟世家买,而是跟散户买。”

“跟散户买虽然便宜些,但四处搜买,太费人力。”

“反正都要多花钱,与其助长大宗气焰,不如培养散户,让银子到百姓手里去。”相宜道。



老妈子怒了,一把抢回药方,瞪着余师傅道:“你怎么说话呢?这可是女官署林典药开的方子!”

“张妈妈,怎么了?”陈夫人问。

不等张妈妈回应,相宜提起裙摆,径直进了室内。

陈夫人见状,不悦地起身,“你要做什么?”

相宜说:“夫人,你家姑娘所患的并非寻常风寒,若按照此方医治,姑娘今夜必发高热!”

陈夫人被她严肃的表情吓了一跳,但想想刚才她犹豫不决的样子,并不大相信她的医术。

“依你说,我家女儿是什么病症?”

“从脉象上看,的确像风寒重症,但切脉再久一些,便不难发现,姑娘的病症既不像寒症,也不是热症!如此来势汹汹,不过半个上午,人便已虚耗透了。我断定,也就这片刻功夫,姑娘手脚必定已经由凉转热,且想要腹泻。”

“那……”

相宜说:“这是伤寒疫!”

“什、什么?”陈夫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余师傅叹了口气,拉了下相宜的袖子,站出来说话。

然而他还没开口,陈夫人已经变了脸色,怒道:“一派胡言!”

“我家女儿一直在山上守着老祖母,一步不曾下山,怎会感染疫病?”

陈夫人气得脸色发红,指着相宜道:“我要不是看在你家主子也算是有爵之人,必定将你乱棒打出去!”

说罢,她招呼左右,说:“把他们轰出去!”

“娘……”

帐内,陈大姑娘有意阻拦,但声音太弱,没人听得见。

眼看局面失控,余师傅赶忙护着相宜。

相宜却不慌不忙,坚持道:“陈夫人,你家姑娘喝了那位林大人的药,不出半个时辰,必定腹泻不止,呕吐更甚!”

见她说得这么笃定,陈夫人有些拿不准了。

正巧,林玉娘从后面走了进来。

陈夫人立即说:“林大人你可算来了,这女医胡搅蛮缠,竟说我家女儿患的是什么伤寒疫!”

林玉娘点点头,随即看向相宜,严肃道:“你既然已经离了孔家,就该好好过日,何必总纠着我和子郁不放呢?”

相宜无语。

她不知道,人到底为何能自信到如此地步。

陈夫人意外,“林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

“夫人,你有所不知,这是隆安乡主。”

陈夫人愣住。

她看看林玉娘,再看看相宜,一时纠结。

半晌后,想起女儿的病,她对相宜的态度客气了点。

可还没等她说话,林玉娘继续对相宜道:“你根本不曾开堂问诊过,为了证明比我强,稀里糊涂地入杏林,只会害人害己,何必呢?”

陈夫人正疑惑,这位前孔夫人怎么也会医术,闻言,立即瞪大了眼。

“你不曾开堂问诊过?”

余师傅纠正道:“我家姑娘在江南时问诊过,只是不曾对外公开身份!”

陈夫人不信。

若有真本事,早就名声远扬了。

而且,她已经听出来了,这什么乡主分明是为了跟林玉娘较劲,见林玉娘凭着医术出了头,她便也做女医,方才必定是听到药方是林玉娘开的,所以才多加纠缠。

于是她对相宜道:“乡主,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改日我再登门致谢,此刻便请你先回吧。”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