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让我留着央央。
还说纵使万般难舍,但今日结果也在预料之中,今后难以再见,传家书也难述全面,愿我保重。
还有一句,既去之则安之,她与我都要安于现状。
浩浩荡荡的队伍太过于招瑶,出了皇城在一座小城,队伍就分成了两拨走,当然央央也被我支走了,她在的队伍比我们提前半日走。
歇息在一家酒楼,郑将军守在不离我十丈的位置背对着,其他剩余的人都守在酒楼外面。
我与郑将军算得上青梅竹马,爱意虽未述出口心意却早已相通,而现如今,却是由他来护送我出嫁,想到以后见不上面了,要说什么话,还是趁着这时有机会说尽,但是喉咙滚动几番就着温茶一齐咽下。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主动的人。
马车已经行驶有几天了,每经过一座雁国城池,就会有百姓夹道相送,预计还有三天到达季国皇都,每经过一座季国的城池,自然有百姓夹道相迎,我与郑将军的交流也止于几句称职下属的汇报,如前方多少里路要进入哪座城,前方哪里有休息站等等。
马车外的热闹被隔绝,听来切切嘈嘈的,翻动着手中的话本安静的看着里面鲜活的人物足够壮烈的一生,心中五味杂陈,每个小人物都有他的精彩,不过生在其中有诸多身不由己……合上了话本子,脑子里出现的画面是边疆驻民的生活,因为战争残缺的身躯,农具堆里的刀刃……闲书上有句话很对:“先顾大家而安众小家。
大局之前以大义为重,怎谈儿女之情?
”透过颠簸起伏的马车帘,望着郑将军挺拔的身姿还是轻声道了句我喜欢你,这是在我心里说过无数遍的话,但是你不会听见,我也不会再说。
又是三日,这三日我尽量不会去关注他,将他当成名普通的下属,这有点难,毕竟多年的感情不假,一个不经意的对视都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翻涌的情绪。
2到了季国的皇都已是午后三时,随着引路人的指引到了提前安排好的地方洗漱完先休整一夜,第二日自是少不了接风宴。
作为我首次出席的宴会自是要扮最美的相,丫鬟们拿出箱中的华服扮在我身上,又梳妆了一番,根据嫁人前的习俗又戴上了面饰遮盖了面貌,再睁眼看到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