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言中脱离出来,上升到了比较成熟的书面语言。但是,还有一个意思,只能在现实中找到例子,即使说出来,也只能依靠一个地方的语感来理解,那就是“爹、妈,好长时间没见到你们,女儿在外面,很欠你”,这里的“欠”,还有“欠得慌”,应该是方言了。不过,《警世通言》中那句,“爹爹,大娘欠你,送辣面与你吃。”,如果这里的“欠”字,意思是“想”,也呵护方言。
说个大实话,考证了这个词,突然想回家,想到商城的崇福公园溜达溜达,想在溜达之中看一看灯柱上的诗歌,隔的时间太长了,因为网络太冲击人了,好长时间没有摸书了,对这些东西,还真的“欠的慌”呢。
第五章: 浮(2400)
我在乡工作时经常遇到在外打工的成功人士,简称老板。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日吹。有一次,一位姓吴的老板从武汉回来,一看就知道是个有钱人。这个人长得五大三粗的,个头也有一米八几,西红柿一般的大脸盘,最主要是穿金戴银,手指上的戒指最能说明有钱。但是,我本能的反应,心里有点鄙视,觉得这部分人富裕了,主要是钻了政策的空子,混得的钱都是不干净的,就有点看不起。
这部分人也有个毛病,只要是富裕了,就像刘邦,唱《大风歌》,还要回家炫耀一番;不,简直就是项羽,锦衣夜行那是不行的,要粉墨登场才对,必须涂脂抹粉,穿着借来的衣服,到大街上炫耀一番,与刘邦唱《大风歌》,有本质区别。一个是英雄吟唱,属于精神吐纳;一个则是夜郎自大,属于井底之蛙。
这位老板也是一样,但是这位老板回家还是有想法的,主要是想回乡投资,说是为家乡作贡献。这样的人走哪儿都是受到欢迎的。在乡吃喝完了,也回家了。这个时候,他的一位初中同学知道了,就问我什么情况,我也就一五一十说了。
那位同学说,你听他的,听他的,你到毛爷山上听。
当地有座山叫毛爷山,很高,山风大,还有许多传说,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