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可以先问ai,看看需要哪些东西,然后再去搜,省时间。”
“好。”
我负责接单,写好,然后给他过目,最后交给客户。
次数多了,也不再那么客气,他有时候还会损我两句。
第一个月的工资我给了他一半,他没收,“请我吃点东西什么的吧,我不缺钱。”
“想吃什么?
我给你点。”
“汉堡吧。”
于是我给他点了个套餐,填地址时候看见“南京”忍不住羡慕。
“你在南京啊,好羡慕,我一直想去南京来的。”
他紧接着发来梧桐道的照片,“是想来这里吧?”
“高中时候是。”
“那现在?”
“寺庙。”
“嗯?”
“求财,大理的庙已经拜完了,现在想拜遍中国的所有庙,求让我暴富,奋斗进程太慢了。”
“你找佛祖佛祖不一定会保佑你,但你如果找我,多少能拿到点。”
“不成。”
我说,“不想还,我只想不劳而获。”
“那就不还。”
“不行,太缺德了。”
“那有空我替你去拜拜。”
“那感情好啊,不过你怎么跑南京去了,不是想去深深圳吗?”
他不答反问,“你不是说就算上专科,也要来江苏的吗?”
这……
当初确实这么想的。
“那不是条件不允许嘛。”
初高中不仅在同一个县城,甚至在同一个学校,在三中的六年没几个好回忆,尤其高中。
没有手机的日子里联系不上初中同学,崩溃的日子里坐在文具店门口给家里打电话说学习很累,“不想读”这几个字都不敢出口,先迎来一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