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快书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精品后悔不迭

畅读精品后悔不迭

沈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经典力作《后悔不迭》,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沈玉朱棣,由作者“沈玉”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沈玉穿越明朝,忽悠朱棣造反,多年后独揽朝政,也因此受千夫所指。他将大明推到了巅峰,却在最辉煌时遭到背刺,被打入诏狱,即将问斩。“太师,你罪孽深重,朕也只能弃你了。”老朱叹道。然而,沈玉倒下后,大明的危机却浮上水面。……马哈木:“沈玉倒了?那我还忍什么,闪击大明!”姚广孝:“沈玉你都杀,朱老四你是不是人啊?”太子:“太师倒,大明亡。”沈玉倒下后,大明变天,内忧外患此刻全都爆发。朱棣......

主角:沈玉朱棣   更新:2024-08-08 06: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玉朱棣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后悔不迭》,由网络作家“沈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典力作《后悔不迭》,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沈玉朱棣,由作者“沈玉”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沈玉穿越明朝,忽悠朱棣造反,多年后独揽朝政,也因此受千夫所指。他将大明推到了巅峰,却在最辉煌时遭到背刺,被打入诏狱,即将问斩。“太师,你罪孽深重,朕也只能弃你了。”老朱叹道。然而,沈玉倒下后,大明的危机却浮上水面。……马哈木:“沈玉倒了?那我还忍什么,闪击大明!”姚广孝:“沈玉你都杀,朱老四你是不是人啊?”太子:“太师倒,大明亡。”沈玉倒下后,大明变天,内忧外患此刻全都爆发。朱棣......

《畅读精品后悔不迭》精彩片段


吕震快步走向乾清宫,他的步伐急促,脸上洋溢着不加掩饰的笑容。

走到殿前被人拦住,吕震也没有任何的脾气,只是手捧军报说道:“快些去禀报陛下,臣吕震有紧急军情呈奏!”

“阁老稍候,容我进去禀报一声。”

片刻之后,侍卫从殿内走了出来,给吕震让了路。

吕震走进了殿里的廊道,隔着珠帘下跪叩首:“陛下,山海关送来急递,辽东军出兵阻击,成功将草原联军逼退!”

“张玉率领辽东军在此战中击溃草原联军,瓦剌与鞑靼组成的联军被我军打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往北逃窜数百里!”

在他禀报完军情之后,朱棣缓缓走了出来,他从吕震手上接过军报,仔细翻阅。

良久之后,朱棣的笑声爽朗,透露出发自内心的愉悦。

“此战过后,大明的北部至少十年将再不受外敌入侵之患,朕也可以专心去对付其他的敌人了。”

朱棣一直以来最大的焦虑,无非就是大明的边境始终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自永乐立朝以来大明便一直在打仗,东北在打仗,西北在备敌,西南在征伐,每年的巨额军费开支花钱如流水。

大明不怕打仗,因为他们拥有最能征善战的军队,但大明害怕花钱。

自打太祖开始,大明的皇帝就一直再被一个同样的问题所困扰:我们怎么就那么穷呢?

如今的大明朝拥有将近一百五十万的军队,但这些军队并非全部由朝廷供养,大部分的明军都是在自己供养自己。

大明朝所有卫所军卒,有的负责戍守,有的从事屯垦。一般情况下,军屯区守城与屯种比例为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按规定,每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由国家拨给耕牛、农具,屯田军卒则要向国家缴纳税粮,称为“屯田籽粒”。税粮开始是每亩交一斗,到了永乐一朝,每亩需交一斗二升。

若非如此,大明也根本养活不起一百多万的军队,但如果真要去打仗,这一百多万的军队里能凑出来三十万就不错了。

若非如此,辽东也根本不敢那么从容的就跟朝廷做了决裂,因为辽东根本就不害怕朝廷断了对他们的供给。

沈玉执政的时候,辽东军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而辽东与朝廷决裂,虽然日子肯定不如之前那样过的舒服,但也完全可以接受,毕竟辽东军现在不需要给朝廷交税了,靠着屯田完全可以自供自足。

但打仗总是要花钱的,而且花的钱是一个巨额的数字,战死士卒的抚恤是要由朝廷来出的,只算抚恤就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了。

沈玉之所以能让边军将领对他死心塌地,就是因为他总是有法子去搞到银子,从来不会去克扣明军的军费。

草原联军被击溃,大明的北部可享十年太平,这对于朱棣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惊喜,因为从此以后大明便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资源去预防草原各部的入侵了。

沈玉能死死的控制住朝堂,让大明无法离开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赚钱能力太过恐怖,一旦失去了他这位擅长搞钱的首辅,大明将会出现各种问题,乃至于让一切平衡都被打破。

可现在,沈玉的作用正在被逐渐瓦解。

朱棣觉得,即使没有沈玉,他也完全可以稳定住大明现在的风波。

“让纪纲接着去查沈玉的案子吧。”

朱棣的嘴角微微上扬,“撂着这个案子一直不动算怎么个事,难道没了他沈玉,大明还能亡国了不成?”

吕震精神大振,俯首称是:“臣明白,臣一定会帮着纪纲,在最短的时间里给沈玉定罪!”

吕震现在是他内阁首辅,没有人比他更期望沈玉彻底倒台了,因为他本来就是顶替了沈玉才能上位。

但沈玉在朝中的余威太过令人畏惧了,只要沈玉一日不死,沈党就一日不会安生,而吕震屁股底下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也就坐不稳当。

只有朝廷给沈玉定了罪,且将沈玉给杀了,吕震才能真正的安心。

吕震在心中默念道:“沈玉,你就踏踏实实的死去吧,唯有你死了,我才能踏踏实实的做我这个内阁首辅。只有你死了,笼络在大明天空之上的阴霾才能散去,你的死,对所有人来说都太过重要。”

所有人都希望沈玉去死,但他们似乎忘记了,正是沈玉十年如一日的耕耘,大明才有了今天的繁盛气色。

他们将沈玉视作阴霾,把沈玉当成了悬在大明官员头上的利刃,唯有沈玉死了,这片阴霾才能散去,才能将悬在头上的这柄利刃摘去。

但他们并未意识到,沈玉并非阴霾,他是一株繁荣昌盛的参天巨树,长期以来都在为树下的大明遮风挡雨,用自己的身躯去无声的抵御危险。

可树下的人却并不觉得沈玉是在庇护自己,他们反而觉得这株大树太过霸道,让所有人都活在他的树荫之下。他们举起斧头,砍伐大树的树干,觉得只要砍倒了这株树,他们就能沐浴到阳光里。

名为沈玉的树一边抵御着风雨的侵蚀,一边还要被自己所庇护的人们伤害,终有一日这株树会被拦腰砍断。

等大树倒下时候,人们会欢呼,庆贺他们终于推到了这株烦人的树。

但他们等来的绝非会是阳光。

没了繁盛的树枝庇护,狂风骤雨将毫无阻挡的倾泻在人们的身上,洪水会将所有的砍树人淹没,所有人都将溺死于水中。

死去的树平静的注视这些被淹死的人们。

我倒下后,你们真的看到光明了吗?

不,你们等来的是更加恐怖的黑暗。

……

汉王府

纪纲走进了王府的书房里,见到汉王正在跟赵王交谈。

“臣纪纲,拜见汉王殿下、赵王殿下。”

“原来是纪大人来了,快坐,快坐。”

汉王招呼着纪纲落座,温和的说道,“纪大人,难得来我这汉王府一趟,想必是有什么事要找本王吧。”

“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住汉王殿下,臣到此确实有事要与您商议。”

纪纲缓缓说道,“陛下准备继续让臣去查沈玉的案子了。”


汉王眯了眯眼:“老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二哥,既然太子能从沈玉手上拿到写给辽东的那封信,那他二人之间必定是做了什么交易的,你觉得他们能做什么交易,无非就是太子许诺沈玉能够出狱,换来了这封信。”赵王道。

“太子或许会给沈玉这样许诺,但你觉得老爷子可能会把沈玉从诏狱里放出去吗?”汉王笑了,“就算真有此事,顶多也就是太子忽悠沈玉的推辞罢了,先从沈玉手上忽悠到那封信,画再大饼也不能兑现的。老爷子现在让纪纲接着去查沈玉的案子,就足够说明这一切了。”

“太子是否给沈玉画了饼,与我们何干?”赵王微微一笑,道,“对我们来说,只要有这个嫌疑就好了。”

汉王的头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明显是没能读懂赵王的话。

“二哥你还不明白吗?”赵王懒洋洋的说道,“既然是纪大人来查沈玉的案子,那主动权就始终在我们自己的手上。只要太子有跟沈玉合谋的嫌疑,无论是真是假,我们都可以试着去把这事给他变成真的。事成之后,既能借此一案打压太子甚至是扳倒太子,又能给沈玉这个烦不胜烦的家伙定个死罪。”

“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啊,老爷子对沈玉是何等的忌惮态度,咱们心里都门儿清。如果是平时,我们想要扳倒太子机会渺茫,就算我们能斗赢太子,可他毕竟是当了大明整整十年的太子,碍于礼制和诸多权衡,老爷子也不会一口气去废了太子。”

“但若是太子,跟沈玉牵扯在了一起呢?”

“太子干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跟沈玉勾结在一起,这是老爷子的底线。一旦触碰到这个底线,太子必死无疑,老爷子绝对不会容忍一个跟沈玉有牵扯的人还坐在太子的位置上。”

汉王陷入到了沉思当中,他摸了摸下巴,开始仔细琢磨赵王所说的话。

确实如赵王所说的那样,十年的时间,让朱棣对沈玉忌惮到了骨子里。

朱棣是一个独裁的皇帝,冷血、残忍、不择手段,也正因如此,他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对于皇帝来说,他并不需要通过良好的品行来给自己衬托出一个伟岸的光环,他只需要达成目的即可。

他需要防备的人太多了,所有人都在图谋他屁股底下的那个位子,为了守护自己的皇位,朱棣变得愈发冰冷,即使是亲儿子,在他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个工具罢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棣本应成为一个很出色的皇帝,即使是在古往今来所有的皇帝里他也是名列前茅的,因为他有足够的心思去处理朝政,他也有能力去把这个国家治理好。

但沈玉的出现,让一切都向着未知的方向去发展了。

因为沈玉比朱棣更加精通权谋,也比朱棣更加的冷血理性。

沈玉绝对不是一个好人,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人。

他与姚广孝联手把朱棣蛊惑上了一条造反之路,他如同幕后黑手一般,引动并且点燃了靖难之役的火焰,这场席卷大明的内战把太多太多无辜的人牵扯了进去,有不知多少万的黎明百姓因为沈玉所引起的这场战场而丢失了性命。

只凭这一条,沈玉就背负了无穷无尽的黑暗与血债,成为了这世上罪恶最深沉的人之一。

但沈玉的功绩又是不折不扣的,他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拥有强硬的政治手段,拥有诸多神乎其神的治国良策,在他的治理下,大明在极短的时间里扫清了靖难之役留下了阴霾,走到了如今这般富强的程度。

在个人能力这方面,起码五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但沈玉并非是皇帝,他只是臣子。

十年的时间,让朱棣清楚意识到自己无论在哪方面都是极为优秀的,但沈玉比他更加完美,在任何一方面朱棣都无法与其比拟。

换作任何一个皇帝来,都会对沈玉这样一位远超自己的臣子而心生胆寒,何况是朱棣这样的独裁之君。

所以他要解决沈玉,为了以绝后患,朱棣还会一点一点清理掉所有跟沈玉有关的人,彻底扫去这片阴霾。

但若是太子也和沈玉有关联呢?

朱棣是否会去把太子也清理掉?

这是一个值得权衡的问题,无论是哪朝哪代,太子都是一个极其微妙的位置,尤其是跟皇帝极为矛盾。

对于帝国与皇帝来说必须得有一个继承人的存在,防止因为皇帝的突然驾崩而致使帝国陷入混乱。对于大明来说也不例外,靖难之役之所以会爆发,沈玉的蛊惑是一方面原因,但最主要的导火索还是因为洪武朝时的太子朱标忽然病逝,导致帝国的继承人出现了空虚,太祖爷强立太孙朱允炆为继承人,自然引起了巨大的混乱,最终引起了内战。

但也因为太子拥有着极大的权力,所以皇帝与太子之间产生矛盾乃至于走到敌对关系,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譬如汉景帝废太子刘荣、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杀,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等,而太子也时常会与皇帝产生分歧乃至于去造反,如宋文帝刘义隆为太子刘劭所杀。

对于朱棣来说,倘若太子与沈玉有关联,他会作何感想?

当朝的太子,却和皇帝最为忌惮的逆臣产生了某些不为人知的羁绊,朱棣会去怎么做?

杀!

这是朱棣绝对无法容忍的!

“赵王殿下的想法很不错,但您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

纪纲轻轻鼓掌,而后平静的说道,“我,为何要帮助您和汉王殿下去跟太子作对?”

“虽然比起太子殿下,我更喜欢您们二位殿下。”

“但诬陷太子,这是杀头的罪过啊,就算我帮成了你们扳倒太子,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好处?”

“陛下让我去查沈玉的案子,此前因为秦园一案,陛下已经对我极为不满,若是我再因为沈玉的案子把皇子牵扯进来,陛下能放过我吗?”

“更何况这一次要牵扯进去的还不是皇子,而是我永乐一朝当了十年的太子!”

“我若牵扯进去废立太子一事当中,我又焉能自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