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浮安停下自行车,将它停靠在普通居民楼下。
张雪艳买完菜,刚好看见江浮安。
“浮安!”
张雪艳喊住准备上楼的江浮安。
江浮安停下脚步,转向张雪艳。
“姨妈。”
张雪艳看了看江浮安:“浮安,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
“还好。”
江浮安笑。
“你可要好好学习啊。
你看你姐姐,以前每天打两份工,除了她自己的开支还要算上你的,你看看啊,你以后要是不孝敬你姐姐,可怎么办呢?
她命多苦啊,自从你爸爸妈妈航海丧生后……”说着,张雪艳便眼中含泪。
自从江浮安寒假搬来榆苘市,张雪艳只要提起自己意外身亡的姐姐姐夫,便是忍不住的落泪。
“走吧,姨妈。”
江浮安扶着张雪艳,“您别哭了,都过去了。”
“好好好,是我的错,怎么又提起来了?”
张雪艳笑着和江浮安走上楼。
因为江母和江父常年在海上,所以两个孩子小时候一首住在外婆家。
家里也算中产,可是后来是外婆和父母相继去世,钱也被亲戚们瓜分完。
只有江妍作为姐姐供养江浮安读书。
好在江浮安争气,中考考上钏肆省一中,也叫人省心。
张雪艳没有结婚,常年一个人独居,而且因为不婚主义与家中不常来往。
得知自己姐姐的后代这么个情况,二话不说将他们从钏肆省接到身边。
又利用身边的关系给江妍找了一个好工作,还向翡翠湾学校校长推荐江浮安。
回到家中,张雪艳熟练地洗菜做饭。
而江浮安回到自己的房间,他的手机正放在书桌上。
他拿起手机,利用今天带他参观学校的老师的QQ动态下的评论,找到翡翠湾的学生会会长,希望通过会长能联系一些愿意补课的同学。
他可以提供知识,只要对方能提供钱。
会长加上江浮安,首先问好:“是江同学啊,有什么不懂的吗?
平时有什么事可以来4楼找我。”
还是很官方的话。
估计是放学后也不太想管学校的事。
“想问一下会长。
我们学校有什么渠道可以有偿给同学补课吗?”
江浮安打下这么一句话。
手机对面的会长己经蒙了,但是还是回复道:“我们学校并没有这样的渠道。
江同学,是家庭困难吗?
需要我帮你申请补助吗?”
江浮安在一中的时候,同学们都很卷,学校为此专门开设了一个社团,可以“拜师求学”。
可是他没想到,翡翠湾里的学生就算是拜师求学,也都是名师大儒。
“不是,麻烦学姐了。
我只是想赚点外快而己。”
对面没有回复。
江浮安还是不死心,找了一中的同学,一中同学给他推荐了一个网站,是专门为了补课而产生的学生互助网站,可惜只能发帖。
想起自己姐姐的不容易,他决定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公布在网站上,或者再多找几份工,帮衬着家里,毕竟也不可能什么大小事全让姨妈和姐姐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