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快书网 > 现代都市 > 长篇小说妹妹闺蜜来串门,他的黑科技被曝光

长篇小说妹妹闺蜜来串门,他的黑科技被曝光

执笔绘春秋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都市小说《妹妹闺蜜来串门,他的黑科技被曝光》,讲述主角苏云儿苏洵的甜蜜故事,作者“执笔绘春秋”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喘着粗气,和所长打着电话。他在开车的时候,已经将情况和所长汇报过了。所长给他下了死命令。就算是死也要邀请苏洵加入军队。楚炜也接下了这个军令状。他们心中很清楚,苏洵对于军队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按照麦克阿瑟的话来说,苏洵一人便可抵得上10个师!所长说道:“你走之后,我去你妹妹的直播间继续看了......

主角:苏云儿苏洵   更新:2024-04-30 19: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云儿苏洵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妹妹闺蜜来串门,他的黑科技被曝光》,由网络作家“执笔绘春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妹妹闺蜜来串门,他的黑科技被曝光》,讲述主角苏云儿苏洵的甜蜜故事,作者“执笔绘春秋”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喘着粗气,和所长打着电话。他在开车的时候,已经将情况和所长汇报过了。所长给他下了死命令。就算是死也要邀请苏洵加入军队。楚炜也接下了这个军令状。他们心中很清楚,苏洵对于军队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按照麦克阿瑟的话来说,苏洵一人便可抵得上10个师!所长说道:“你走之后,我去你妹妹的直播间继续看了......

《长篇小说妹妹闺蜜来串门,他的黑科技被曝光》精彩片段


“所长,我已经到了。”

楚炜喘着粗气,和所长打着电话。

他在开车的时候,已经将情况和所长汇报过了。

所长给他下了死命令。

就算是死也要邀请苏洵加入军队。

楚炜也接下了这个军令状。

他们心中很清楚,苏洵对于军队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按照麦克阿瑟的话来说,苏洵一人便可抵得上10个师!

所长说道:“你走之后,我去你妹妹的直播间继续看了,发现你发给我的只是民用版。”

“民用版?”楚炜震惊,“不会吧,那些参数怎么可能是民用版呢?”

所长迟疑着说道:“实物我也没见到,只看到理论参数,参数大概是民用版的十倍。”

楚炜立刻说道:“哦哦哦,那肯定是假的,理论和实际有差距是很正常的。”

“可是。”所长有些摇摆不定,“可是这是苏洵老师说的,感觉他不是会说大话的人。”

“所长,不是我不信。”楚炜说道:“那可是十倍啊,都能够用来打卫星了。”

“你这话说的也有道理。”所长点头,渐渐被楚炜说服,“你现在快到了吗?”

“呼~应该快到了,这厂也太大了...”

楚炜的话没说完,突然停了下来。

“楚炜,楚炜。”所长叫着他的名字,却不见回复,急了,“楚炜,楚炜,你没事吧。”

过了许久,手机那端才传来楚炜震惊的声音,

“所长,我遇见鬼了!”

“这些参数竟然全是真的!”

说完这句话后,楚炜的手机便被挂断,再也没人接了。

楚炜挂断电话后。

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只见得在一台简陋的仪器前,摆着十几块钢材,而且都是3厘米的厚钢材。

随后便见得一个年轻小伙子将仪器启动,几秒钟过后,便见得一片火光闪过,这十几块钢材在一瞬间全部被射穿!

楚炜心中立刻浮现出一连串的数据。

钢铁的密度为7.85g/cm³,1立方厘米的质量为7.85g。

而钢铁的沸点是2750℃,汽化潜能是6200J/g。

现在室温大概是25℃。

因此,要想射穿1厘米的钢铁的热量需要13兆焦耳。

而眼前的这装置射穿总共15厘米的钢板只用了5秒钟不到。

所以这装置的功率至少在50兆焦耳。

我草!50兆焦耳!

要知道现在最先进的坦克薄弱处的装甲板也就30厘米,也就是说,这激光炮照上10秒钟,那坦克就要报废。

一辆重甲坦克的造价在千万左右。

而现在毁掉它只需要耗费一些微不足道的能量。

这完全就是降维打击啊!

苏洵老师,你的激光炮真的好强啊!

这时候,楚琳琳看到了楚炜,和他打着招呼,

“哥,你来了。”

楚炜激动地走到苏洵身前,

“大神,俺滴大神啊!”

苏洵有些迷糊,“这是怎么了?”

楚琳琳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将他拉了起来,

“这是我哥哥,楚炜,现在是东部战区研究所的副所长。”

“这是苏洵老师,这台激光炮就是他研究的。”

简单介绍过后。

楚炜问出了他内心的疑问,

“苏洵老师,之前直播的参数都是真的吗?”

苏洵点头说道:“都是真的,我觉得这些参数也就这样,没有必要去作假。”

楚炜听到苏洵“都是真的”后,便激动了起来,完全没在意后面的话。

“那苏洵老师,可以演示看看吗?”

苏洵摊开手,说道:“我也想。”

“可除了功率外,其他也不太好演示。”

楚炜说道:“距离可以吗!”

在他看来。

如果拿激光炮用来打坦克的话。

实在是大材小用。

激光炮最关键的作用只有一个——打卫星。

八万里之外,一枪干掉一个卫星,直接让一个国家瞎眼,实在是帅的不行!

“这个没靶子。”楚琳琳说道。

她也挺想看的,只不过难度很大。

“我有。”楚炜举起手说道:“战区刚好有一颗卫星要报废。”

“如果苏洵老师同意的话,我立刻去申请一下。”

苏洵答应下来,“没问题的。”

随即,楚炜拨通了所长的电话,

“所长,我需要一颗卫星。”

所长还在生气楚炜刚才突然挂断电话,没好气地说道:

“连电话都不接,还卫星?”

楚炜没时间解释,直接说道:

“所长,你想不想看一场太空中的烟花秀。”

“太空中的烟花秀?”所长立刻联想到苏洵的那串参数,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你不会说的是...”

“对,就是那激光炮,现在我们要试验一下!”

“好。”所长完全没了追究的心思,立刻答应下来,“我现在就去联系。”

所长的效率很快。

不一会那颗报废卫星的位置就被发到了楚炜的手机上。

苏洵一看,这距离激光炮所在的位置还有一段距离。

刚好趁这段时间,苏洵给“小黄”装上定位瞄准装置。

这么远距离,用肉眼瞄准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必须得依靠定位设备来瞄准了。

一阵操作后,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时间。

而那颗即将报废的卫星也即将进入可射击的目标领域内。

楚炜、楚琳琳全都激动起来。

马上要见证奇迹了吗!

.......

在东部战区某秘密基地。

巨大的卫星显示图前。

围着几位研究人员。

包括东部战区研究所所长、信息所所长、空研所所长。

他们的肩膀上那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一颗星徽,竟然全都是少校。

他们紧张兮兮地盯着卫星的移动轨迹。

空研所所长在显示图上比划了一下,

“马上就要进入可射击领域了。”

信息所所长叼着烟,说道:

“我之前那婆娘生娃的时候都没现在紧张。”

研究所所长应道:“我也紧张啊,你听我这心跳,砰砰砰的!”

“说实话,如果这激光炮真的能够射穿卫星,那场面太美,我真的不敢想象。”

空研所所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口中默念道:

“注意!注意!”

“最后10秒,开始倒计时!”

“勾!”

“捌!”

“拐!”


在实验室当中。

从霓虹国购买的T40碳纤维材料也已经准备完毕。

吕明朗要测试一下。

这钓鱼竿和霓虹这T40碳纤维材料的性能是不是真的一样。

如果真的一样的话。

这不仅能够证明龙国在碳纤维领域踏出了坚定的一步。

更能证明霓虹的鱼竿实际上就是抄袭苏洵老师的。

在他们到来之前。

实验室的人也已经争吵过一轮了。

有些人觉得这就是巧合。

材料院的郭副院长便觉得如此。

龙国怎么可能会直接跳过T30,成功T40呢!

特别是这T40碳纤维材料的成本非常高。

这么一小根成本已经在百万米元以上了。

而且想买也要看霓虹的脸色。

如果是别的实验还好。

可这次。

吕明朗已经明确要做破坏性实验了。

完整地测试T40碳纤维的性能。

这让他很是犹豫。

“院长,要不您再想想?”

郭副院长思考再三还是劝道。

其他几个研究员也是同样说道:

“是啊,院长,我们连T30都搞不明白,不太可能直接搞出T40这种东西。”

“院长,这T40碳纤维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如果弄坏了就没了,为了这一个不可能的‘巧合’,就浪费掉,感觉很不合适。”

“我承认苏洵老师确实很强,但是他的专业是光学,是激光炮,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我真的不太相信苏洵老师能够搞出T40碳纤维来。”

“院长,慎重啊!”

一番劝说后。

一些本就不坚定的研究员愈发动摇。

有些背后更是冒出冷汗。

之前因为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

导致他们犯了轻信的错误。

差点导致实验室蒙受了这笔损失。

现在仔细想想。

却是处处都不合理。

碳纤维的难点不在于原理,而在于技术。

制造工艺就那么几个步骤,原料制备、预氧化处理、碳化处理、石墨化处理和表面处理。

不管是哪个实验室做都是这几个步骤,但其中的温度控制、压力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等才是关键。

这需要很精准和反复试验才能得出最好的材料模型来。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这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而苏洵他们是了解过的,每年税收都交不了几个。

怎么可能有这能力弄出T40碳纤维了。

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吕明朗看着周围反对的研究员们。

内心也起了一些纠结。

之前的时候,实验室其实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那是一种特殊的装甲材料,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搞到,甚至是暴露了一名间谍。

他们也是在民企中找到了类似的材料。

所有研究员欣喜若狂,以为龙国材料学能够实现大跨步。

但是在做破坏性实验时,和预期的完全不同,而好不容易得到的装甲材料也被毁坏。

那位优秀间谍的牺牲完全浪费,也因为可模仿的装甲材料的丢失,导致龙国多花了五年时间才有成果。

在那以后,“杜绝幻想,谨慎思微”成了材料实验室管理细则的第一条。

但是。

吕明朗想起他和苏洵见面的场景。

他问苏洵这是不是最新的碳纤维材料时。

苏洵可是坚定地点了头的。

虽然他和苏洵的接触时间不过半小时不到。

但是他相信苏洵!

“做!”吕明朗坚定地说道。

看到其他人还想再劝。

吕明朗再次斩钉截铁地说道:“做!”

“如果出了问题,一切后果由我承担。”

其他研究员感受到院长坚定的态度后,将反对的话收回了心里。

也有几个研究员产生了其他想法——院长真的老了。

“所有人准备就绪,主要测试三个数据,抗拉强度、耐高温和耐腐蚀!”

实验室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吕明朗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

“小王,去把T30碳纤维也拿来,一起试验。”

很快。

T30、T40和鱼竿都已经摆在了试验台上。

为了这三次实验,他们已经将这些分成了三份,首先要测试抗拉强度。

除了操作人员外,其他人都在实验室外,紧张地看着里面的场景。

操作人员将三份试验品依次固定在拉力测试机器上,随后朝着吕明朗比了个“OK”的姿势。

吕明朗的声音通过话筒传到实验中,“开始吧。”

操作人员开始往试验品上施加拉力。

——10MPa。

拉力数据显示在大屏幕上。

“院长,先加到多少?”

吕明朗看着屏幕,陷入思考。

T30碳纤维的拉伸强度约为3500MPa。

而T40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在4000MPa以上。

具体参数霓虹尚未透露,他估计能够达到5000MPa。

“先上1000MPa。”

吕明朗为了保险起见,说道。

很快,拉力已经达到了1000MPa。

所有人都观察着“鱼竿”的情况。

目前来看,并没有太多伸长的情况。

“继续,上1500MPa。”

“嗡~嗡~嗡~”

拉力测试机器开始继续施加拉力。

巨大的机械臂将测试的碳纤维往两侧拉去。

附着在试验品上的拉力不断变大。

很快就达到了设定的拉力强度。

吕明朗和其他研究人员的眼神一眨不眨地盯着的三份试验品的情况。

其中,T30已经开始变形,整体长度大概增加了1厘米。

而T40和“鱼竿”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像是没有受到什么力一样。

“不会真的有戏吧!”郭副院长惊呼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